看着发光的屏幕无事可做,且空腹感渐强,便想去外面走走。此时夜晚八点多。
出门时偶然想起今天周六,过几天就要愚人节了,于是便关了灯。当布满角落的和眼前的光明被黑暗取代,异样就如潮水涌起。
出了楼,映入眼帘的不是每日必走的砖石路,而是灯光。一方方的窗,透出一束束的光,黄白相间,点缀暗夜,也装饰了人心。人工光下的我快步行走,看着一路的照耀我的光,我想,或许,人是对它起了依赖吧,以致不能舍弃。这样的感觉,就好比鱼儿离不开水,身心离不开遮蔽物,纨绔子弟离不开金钱。整个夜,都这般地依赖着人工光,亮着。
快步走着,看到了清真的烧烤,于是味蕾生津,口舌便代替大脑命令我走了过去。烧烤棚旁很暗,炭火显得格外耀眼,仿佛舞台上的花魁般夺人眼球,一时间,清真食堂里的照明灯似也没这般明亮,也许这才是烧烤该有的气氛。
“要三串羊肉串儿。”
串烤的很快,不一会儿就散发出了熟味儿、孜然味儿和辣椒末味儿,大引食欲。
付了钱,本想就这样回宿舍,或许是这烧烤棚旁的夜晚让人暖和舒服,或许是生了逸性,也或许其他什么原因便不想回去。于是便想去湖边儿走走。
手里拿着刚从炭火上下来的串儿慢悠悠地走在湖边,树影依依,异常宁和,心也似乎在原始森林中散步,不起波澜。就这样走着,不久又到了光处。这儿明显热闹了许多,怕是有光的原因,玩儿滑板的,滑旱冰的。当然还有一对对儿散步的情侣,恍惚间竟是人声鼎沸。我的节奏与他们不搭,只好在路旁的湖边小径上踱着步子。
相比光处,湖径旁宁静许多,就连热恋的情侣也没有几个,可能慢的人太少了吧。但如此也正合了我意。慢慢走着,时而看看湖,时而看看光,时而看看树,却陡然发现那树叶不是树叶了,让路旁的黄灯照的如同枯草;那湖也不是湖了,多出了一片楼的倒影,虚幻缥缈,不可捉摸。原本寂静的夜,平和的夜,全都亮了,变了。心也似乎有了些躁动。
走着走着,听到了几声鼓点,又细细听了听,是我的朋友在打B-BOX。循着声音,我慢慢走了去。跟他打了声招呼,便望向了前方。
目光方向,是夜色下的成排建筑,此时映在眼里的它们,第一次让人觉得如此美!
两栋平凡的楼装饰着黄白不一的灯,如烛光柔和;楼前的湖波光粼粼,闪烁着楼的光影,装点着宁静又热烈的光;湖边的几棵树,水泥台上坐着的人,半笼着他们的光,是谁看着谁呢?是人赏景,还是景赏人?我不想知道,只觉得,这美景已好久不曾遇见。
许久,朋友走了,我也跟他一起走了回去,看着那些美景渐渐消失。不一会儿,过了桥,到了暗处。回头望去,还是那两栋楼,一潭湖,那些树和人,但就是不一样了。美景已不再。我的心也慢慢慢了下来。
路上遇见表哥,我们聊了几句便进了屋,他屋内的白光让我觉得有些不得劲儿,又聊了几句,便匆匆离开。
出了楼,眼前又是一片的暗,衬托着几点光,让人觉得有些怕。回头看了看楼窗,金属制的框很是显目,让我觉得不自在。但想了想,又觉得其存在确有必要。走了几步,回头看了看,整座楼都在亮着,光透出材料制的门框与窗框,在夜中那么显眼,也点亮了夜。我突然想,如果刚才在湖边能看到这些门窗的框,登时便会索然无味。
一路走着,看到了路灯,看到了一个个窗户透出来的光,若无行人,只怕会觉得恐惧。
回到楼里,进了楼道,是暗着的。有些凉。
跺了跺脚,灯亮了,依旧凉。
灯下的我快走到了门口,亲眼看着楼道人工灯灭了。
对面的楼还亮着。
不知疲倦地夜夜发光。
人们却早已习惯它发亮。
去点亮本慢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