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发现知识背后的规律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当我们已经掌握了对学习的目标设定、对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实践之后,融会贯通,就显得势在必行。
一、知识的深层体系帮我们达到学习的目的
在一个专业知识领域,想要将知识融会贯通,首先要发现其中的相互关系。理解一个课题的深层内在联系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有效学习可以归结为对事物内在关系的思考。而高层次思考的能力,就是对事物内在关系的理解能力。
掌握事物的内在关系,要求我们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并发现其中的异同。专业领域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以反映出专业领域的深层结构。我们把所学的各种知识相互融合是非常有价值的。看到多个不同细节的实例之后,就更可能理解隐藏在细节背后的关系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将不同知识穿插学习,而不是一味只学习单方面的重复知识。把不同的例子交叉结合,就能够对背后的关系有更充分理解。
另一个学习专业领域内在关系的方法是:假设推测。也许你小时候也都玩过“过家家”或“假扮超人”,这种假扮游戏其实就是一种假设。当我们进行假扮的时候,假设和推测就已经开始了。在学习中,假设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一个观念是如何由其他部分组成的”,它会促使我们去推理思考,和掌握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我们也可以向自己提问,比如问问自己:“如果……会怎样?”比如“如果一天有25小时会怎样?”“如果人的寿命无限长会怎样?”这些问题的答案通常都具有启发性,让我们对问题所包含的各种知识组合产生系统化的认识。而在我们假设的过程中,其实已经用到了一套科学思考流程:通过一系列实验来理解知识和这个世界,步骤如下:
一、查看事实性证据;
二、建立一套理论;
三、检验这套理论;
四、形成结论。
这一套科学流程几乎可以应用到任何学科——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假设,建立结论,通过推理和检验得到最终的结论。
与推理假设不同的是,“反向实验”也可以达到理解知识关系体系的目的。比如编写一套程序,为了让这套程序运行,需要检查完善。反向实验的方法,则是用“入侵系统”来反向检测程序。通过“入侵系统”对程序的入侵程度来提高完善原有程序。在学习中,我们也可以使用“系统入侵”的方法,反向实验我们对一个专业领域关系体系的理解。这有点像语文课程中“修改病句”——在写作中我们都会力求句式通顺、表达完整,修改病句则要求你将一个充满语法和逻辑错误的句子,改成逻辑通顺表达完整的句子,通过修改病句来巩固语文相关知识,这就用到了“反向实验”、“系统入侵”的方法——但是,如果没有相应背景知识和专业支撑,“系统入侵”就像是没有计划和指导的学习一样,什么也学不到。
在上一章内容里,作者指出,人的大脑理解抽象的知识和概念很吃力。这一章节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概念图(或维恩图)学习专业领域深层体系的方法——可视化。在学习专业领域知识的过程中,文字的线性属性,让人很难看到其中交织的关系和背后的结构,比如,看看一位英国哲学家的生平简介:
约翰·维恩,出生于1834年8月4日。因创造了维恩图而广为人知。在职业生涯的早期,维恩帮助推广了乔治·布尔关于逻辑的著作,这部著作最终成为计算机编程的基础。维恩曾担任剑桥大学的讲师,推动了概率论的发——创立了频率理论。现在,几乎每一种统计学都会用到这一理论。维恩于1923年4月4日去世。2014年,谷歌曾经在公司首页张贴了一张维恩图,来纪念这位英国哲学家。
可以比较两种不同形式的维恩生平简介,概念图明显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内在关系,把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到一起。
二、知识与技能“双剑合璧”
前面介绍了事物内在关系对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理解了深层体系对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意义。但是,知识与技能究竟是如何联结起来的?
对知识和技能关系的思考需要一个驱动力,这个驱动力就是类比的思维方式。
大家一定都知道汉字的演变和发展。最早的汉字并不像现在这样方方正正,而是以象形的形式存在。“日”的象形文字好像天上的太阳;“月”的象形文字,就好像晚上弯弯的月牙。象形文字借实体事物表达内容意义的方式,就是类比。
当我们说“心如刀绞”的时候用到了类比,是因为人们对刀很熟悉;莱特兄弟研究飞鸟,发明世界第一架飞机,也是类比。你甚至可以把类比看作是发明之母。类比的核心在于比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新事物和不同的事物。
类比充当两种想法或概念之间的桥梁,它还会激发人们提出一系列问题,比如“这两者的相似之处是什么?区别又在哪里?为什么他们可以拿来比较?”从这个角度说,类比可以帮助我们分类,会促使我们思考怎样分组:比如苹果和橘子都是水果;阿拉斯加和哈八狗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但它们都是狗。通过类比观察两种想法或概念之间的异同,人们就对它们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加深我们理解的基础上,促使我们进行深层推理。但要记得,进行分析推理的时候,类比一定要恰当。比如我们不能把阿拉斯加和苹果放在一起类比;借助类比来理解某些事物时,需要把事物或想法之间的相似性确切地描述出来。
三、解决问题——学习的终极目的
通过类比,我们借用已知的知识理解新事物和新概念。而解决实际问题,仍然要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类比推理的过程。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解决任何问题所需要的四个阶段的系统化方法:
第一阶段: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观察和发现问题的核心概念和性质,一定要真正理解你的问题——未知的问题是什么?你掌握了哪些数据?
第二阶段:规划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规划出如何解决问题,发现已有数据与未知问题的关联。
第三阶段:计划实施阶段。这是一个执行和验证的过程,看看你能否证明你的想法。
第四阶段:回顾阶段。或者称为“从解决方案中学习”的阶段,通过观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过结果,可以夯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这一套“远远超出数学领域适用范围”的解决问题方法之外,还有其他重要方法。比如,问自己问题的人,比不问自己问题的人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高手,懂得方法行不通的时候,尝试不同的策略。我们必须自己给自己反馈意见,比如问问自己,“这些证据充分吗?反面的意见是什么?”或者“我们的思考是否逻辑严密,会不会受到某些偏见的影响?”
成功解决问题有赖于这本书中讨论的很多内容。人们需要设定目标、制定计划,需要掌握背景知识,并把计划付诸行动。人们还需要对不同方案进行压力测试,寻找问题的内在关系,进行事物的类比,采用概念图这类辅助工具,最终勾画出问题的典型形态以及背后的完整体系。
《有效学习》到第五章,已经进入研究问题的深层阶段。难免会出现生涩的情况。相比于后面几章节的内容梳理,第一章“学习价值感”的梳理显得更“接地气”一些,也更受欢迎一些。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来,确实有一部分的人学习是没有达到深入的,切合书名一点,这一部分人的学习并不是「有效学习」。
鉴于此,我仍然推荐这本书,它他虽然生涩厚重,虽然有些内容是我们潜意识里知道的——比如学习要找到兴趣、要有目标、要努力、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要常反思,好达到更深刻的理解——但显然作者为我们揭示的学习方法更多、更广、更深刻,它阐述了在学习过程中,似乎广为人知,又好像似懂非懂的达到「有效学习」的法则。
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希望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