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大寨乡小田小学 杜冠鹏
生活即教育,这一话题熟烂于心,但是真正落实起来非常困难。目前的教育就等于分数,分数高就是好教育,其他的好像一概和教育无关。生活即是教育,家长们绝对不会认同,社会也不会认可。教育的唯一评价标准就是分数,没有分数哪来能力?其实分数和能力相等吗?分数高低和能力就一定成正比吗?这些家长朋友们不会去思考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担忧,谁肯落后啊?每个人都想抢跑的。
生活 ?学生的生活好像只有写作业、读书吧!除此之外学生的生活还真想不到有什么。为了安全,体育课、实践活动课通通取消,春游、野外活动、参观博物馆等等想都别想,为了学习,家务活一点不让去做,唯恐影响孩子学习,看电视,上网,犹如遇到老虎,家长更不敢让孩子靠前,请问,学生的生活还能有什么?“生活即教育”,陶老先生的教育理念很好,很现实,很符合乡村教育,但是现在没有了生活,教育怎能不是畸形的发展啊?
我近几年一直带领师生做一些尝试,想尽办法丰富学生的生活,先后做了许多活动,用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先后也形成了学校的特色,例如手工制作和绘画,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抖空竹特色项目,锻炼身体,协调肢体运动,开发右脑 治愈疾病等等好处多多,也是对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国学落地进校园 ,让孩子们大量阅读经典,感受圣人的智慧,落实童蒙养正的理念。让孩子懂得感恩 ,懂得孝道,懂得礼让,懂得谦卑,让孩子不断提高智慧和格局,学习不是为了父母,不是为了老师,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将来为社会、为国家而努力学习的,这样把学习的动力就由外转化为内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学习,他们还会厌学吗?学习还用逼迫吗?
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我偷偷的带领学生去春游,去走进大自然,开启学生的智慧 ;我带领学生去岳飞庙,去中国文字博物,去《易经》发源地——羑里城。为了培养感恩心,我带领师生去做公益,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和老人们谈心交流,有时候感动的彼此痛哭流涕,亲情自热而然的就流露出来了。
“生活即教育”,现在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