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
我叫潘根春,生于1963年。生我那天正好立春,再加上五行缺木,因此取名根春。高中毕业后因文理偏科,高考落榜,在农村拜师学艺,学过木工。后来上了电大中文班,毕业后当了初中语文教师,2003年评上中学高级教师,曾任马啸中学、龙岗中学校长。从18岁开始学习写作,在县级以上媒体发表各类文章100余篇。我不是作家,只不过是一个业余的作者,几年来,我用自己的笔,写身边的故事,写杨溪的历史,写杨溪村的旧乡贤、新乡贤。
我出生在1963年,刚好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小时候没有上过幼儿园,1970年春上小学,1979高中毕业。小时候我的体质较弱,同龄人总爱欺负我,因此,我出去玩的时间相对较少,平时就窝在家里。因为条件差,买不起书。好在父亲是个中专生,家里有一些书,但大多是繁体字的,一本是没有封面的《红岩》,一本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有《土壤学》、《植物栽培学》等。
我爱上文学跟这几个人有关,一个人是我的父亲,我读小学的时候,经常有人来我家,请我的父亲代写各种各样的文书,如书信、诉状、对联等等欢看书。除此之外,父亲还为大队的文艺宣传队写剧本,《收租院》就是由我父亲执笔的。所以到小学高段时,我的作文比同龄人要好,记得有一次参观古山煤矿,我的参观记还张贴在村里的黑板报上,那可以说是我的第一篇公开的文章。1975年,我父亲到昌化中学任教,每星期六回家,父亲都要从学校图书馆借几本书带回来,隔一、二个星期,又换几本。那时候我的阅读量是比较大的,古代的、现当代的文学作品都有涉略。
第二个影响我的是高中教我们语文的程小戎老师。我们读高中那时,程小戎老师刚刚"复出",他边教学边写作,他的散文用小楷抄写好张贴在昌化大街上,我记得那篇文章的题目是《山鹰》,写的是一个山里的穷孩子,上山砍柴卖给学校缴学费的故事,文章很优美,也有很强的感染力。
有一次劳动课休息时,程老师收到县文化馆寄来的信,打开看时,里面是一本《临安文艺》杂志,杂志里有程老师的一篇文章,我们围着看,好羡慕程老师。当时公开发表的媒体很少,学校里订的报纸大都是《浙江日报》、《杭州日报》,《杭州日报》是对开的,有一个《初阳》副刊,刊登文艺类作品。临安县除了广播电台,就只有这个刊物了。我喜欢程老师的课,特别是他的作文课,每个星期四,有2节语文连课,是用来讲评作文的。那时候,我们除了记周记外,还要求每周完成一篇作文,单周一篇小作文,双周一篇大作文。有一次程老师讲评人物描写,河桥的郑海涛同学写了一篇100字左右的小文。"我们的化学老师上课第一句话是标标准准的普通话,接着是地地道道的洪岭话,下课时讲的是goodbey的洋话......郑同学用三句话把我们的化学老师童冠仁老师写得栩翉如生。程老师讲作文,从标题的拟写、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开头结尾都讲得很清楚。我的成绩并不突出,有一次把写了半篇的作文交了上去,讲评课上,程老师还是把我的其中一段作为讲评材料,在班上朗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不足,要我继续把它写完。
第三个是潘光立老师。我昌化中学毕业后曾在颊口中学潘光立老师班里补习过一段时间。
有一天,我和几个同学偷偷地逃出校门,去逛交流会。第二天,班主任潘老师知道了,要我写检查。我觉得冤枉,想了很久,写了一篇1000多字的"检讨书",里面没有认错的句子,而是写了交流会上的所见所闻。潘老师看了啼笑皆非,或许是老师认为我写得还可以吧,就轻描淡写地批评了几句。
几天后,县文教局下发通知,举行中学生作文比赛,潘老师找到我,对我说:"你上次写的交流会的文章修改修改,再抄写一遍,送去参赛吧!"我按照老师的意见,进行了修改,把《检讨书》改成了《物资交流会上的新气象》交上去了。
又过了几天,喜报来了,我获得了县二等奖,并且入选巜中学生优秀作文选》,还获得了一本成语词典的奖品。这奖品和文章到现在我还珍藏着,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印成铅字的文章。
第四位是县文化馆的王连生老师,王老师原来是临安越剧团的编剧,后来调到文化馆与王成飞老师一起编《临安文艺》。大概是1982年吧,我写了一篇《出路》的短篇小说投给了《临安文艺》编辑部,小说通过一个青年高考落榜不落志,顶着社会压力,寻找到了自己的生活道路的故事,表现了青年人不要千军万马都去挤独木桥。王连生老师认为我的作品主题好,人物形象也比较突出,帮我修改并发表在那年的《临安文艺》上。我自己把它作为处女作。也就是那年,我有幸与程小戎老师一起参加了临安县的文学创作会议,并成为文协会员。
2013年10月,我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经过4次化疗和一次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髄移植),我的病情得到了缓解。 我突然觉得在家里很无聊,于是开始写作。2016年,我与父亲一起完成了《梦回杨溪》一书。我的父亲是1950年代新中国培养的第一届中专生,毕业后曾在德清县委工作,1962年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当过大队会计,当过民办教师,当过水泥厂技术员,当过乡镇专管员,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困难,特别是晚年双目失明,生活艰辛。
一是用手中的笔介绍杨浜的人文古迹,宏扬忠孝文化。我的家乡在清凉峰镇杨溪村,杨溪村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是元末孝子陈斗龙的家乡,也是宋韩世忠的隐居地和墓葬地。自古以来被称之为"忠孝第一村"。近几年,村里搞文化礼堂建设,搞景区建设,我到昌北桃园里、洪岭雪山走访韩氏后裔,寻找《韩氏宗谱》,写了《南宋名将韩世忠墓葬义干之谜》,刊发在国家级的《名城报》上。杨溪村还有去年浙江省千村建档时,我提供了65000学的资料。我还为村里的标牌、景点介绍撰稿。
去年我用"美篇"发了100多篇,今年我"简书"已经发了90多篇。如果突然停了,读者会问"怎么还不来?"。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今后只要身体允许,我将继续写下去,一是继续研读杨溪村的有关古籍,自唐末陈实公从安徽绩溪蜀马迁到义干建村,至今已有1100多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我通过搜集各族的宗谱,挖掘杨溪文化的内涵。暂名《杨溪漫谈》,去年已经完成7万多字。二是很早已经计划好的用传记的形式,将自古以来杨溪村50个人的传记汇编成书。千历百年来我们村出过很多名人,如监察御史陈成,元末孝子陈斗龙,清军副将朱炳森,还有隐居义干并墓葬于此的韩世忠,近代的如教育局长王乃文、陈锦、陈良等等。其中有教育名人,社会知名人士,也就是所谓的旧乡贤、新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