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40年的一个收瓜日。
“叮咚叮咚。”门铃响起。
打开门,外面站着个方形脑袋的快递机器人,蓝光扫过Z的面孔,确认是本人,包裹从快递机器人的肚子里滚到Z的手上,是一个橙黄色的说不出名字的瓜,它被绿色可降纤维的编织网裹着。
圆滚滚的瓜散发出淡淡清香,让Z松了一口气,随之就是上扬的微笑,正打算要开动吃瓜。
“Z快开门,我请你吃瓜。”是L的声音。
Z很想拒绝开门,上一次吃了L带来的芥辣味瓜,连续几晚做噩梦——梦里L无休止地说他坏话。
连续的砰砰声,Z不情愿地打开了门。
L一个箭步走到桌子,放下手中的大瓜后,就到厨房拿刀出来开瓜。
“啧啧啧,看来你这个月又是模范生?”L已经拿起刀切那个金黄小瓜。
瓜香味顿时填满空间。那头L已经刷刷刷地开吃,还一边吃一边说,“想不到试管瓜也这么好吃。”在公元2035年,用干细胞制肉,植物分生组织制瓜果已不是什么新鲜技术。但一般来说,试管快速培养的瓜果口感不如原始生长的爽脆多汁。
瞅了瞅L带来的灰色条纹瓜,还发出腐败味道,绝对吃后肚子剧痛加连续一个星期的噩梦。求生欲让Z后退了几步。
“你上个月又发什么过激言论。”Z直接跳过问是不是,而是问发了什么内容。Z太了解L的火爆脾性。
“就站队骂了某个缺德明星而已。”
“……”
“两组人都在对骂,火气上来,我也一起开骂了。”
“难道你忘了我们的电脑是连接着种瓜系统的吗?每个人在社交平台发表的言论都会经过该系统,而这系统又连接着现实世界的瓜果培育器皿,每一个瓜果器皿都对应着一个电脑ID,然后种瓜系统会根据发表内容的语言色彩以及言论传播影响力来分配不同的元素细胞来培养瓜。”按照Z的经验,遵守规则,不乱发没有经过证实的言论,不往言论加油加醋,谨遵网络规则,培养出来的瓜味道都是可以的。
其实在一开始世界言论组织是直接监控电脑用户的言论,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初始值分数,用户每发表一个言论,都会有个得分,正或负,然后分数叠加,如果低于某个分值,该用户便会收到警告,如果用户分数还一直降低,就会拉去被精神审判。在大数据时代,这政策是不错的,但在人文上受到多人的谴责,说过于一蹴而就,引起了民众的过激反应。
后来,某个著名游戏开发商看到有商机,就把舆论控制和现实吃瓜结合起来,不同的语言色彩以及传播影响来对应不同的元素细胞。如此新奇的种瓜得瓜方式,网络用户自然十分支持。一个月得一个瓜,每个瓜都有生长报告加言论报告,这样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究竟发表什么言论才导致瓜不好吃。
当然,表面是一个瓜,实际上世界言论组织暗地里还是给每个用户设置了分数值,但自从有了种瓜系统,全民的分数都呈上升趋势。也是,谁不想吃个好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