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杀的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抑或是很久之前就开始琢磨。至今未明白为何这个念头一直伴随着我,时常觉得自己命不久矣。
今日重读加缪。依旧在找答案。(以下来自荒诞与自杀摘录)
人一旦被剥夺了光明和幻想,便倍感自己是现世的局外人,随时想逃脱自我,又无可奈何的置身其中,因焦虑而消沉,继而陷入绝望所患的一种抑郁。在“病人”的清醒意识之嫌,这种“荒诞疾病”很有可能导致自杀。(每一个热热闹闹的节日觥筹交错的酒桌都倍感自己是现世的局外人)
我倒目睹许多人,觉得人生不值得度过而轻生了事。我也看到有些人,因某些思想或幻想给了他们生的依据而为之献身。
唯有明摆着的事实并加上恰如其分的表达,才能既打动我们的感情又照亮我们的路。
开始思索,等于开始被耗。此事“把他耗尽了”,他大概也油尽灯枯该走了。耗虫长在人心中。必须深入人心去寻找。这种死亡游戏,从清醒面对生存到逃离光明,我们都必须跟踪相随和体察谅解。
自杀,在某种意义上,像情节剧里那样,等于自供。自供自己跟不上生活,抑或不理解人生。
生活,自然从来都是不容易的。世人一如既往做出生存所需的举动,出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其中首要的是因为习惯。(因为习惯才做出的生存举动,抑或是为了求存才习惯生活所需的举动)
自愿死亡意味着承认,哪怕是本能的承认这些习惯的无谓性,承认缺乏生活依据的深刻性,承认日常骚动的疯狂行以及痛苦的无用性。
一个哪怕是能用邪理解释的世界,也不失为一个亲切的世界。(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能支撑自己存在合理性的理论解释,无关对错)
但是相反,在被突然剥夺了幻想和光明的世界中,人倍感自己是局外人。
原则上可以肯定,一个表里一致的人,对他信以为真的东西理应付之于行动。
但又,人对生命的依恋,具有某种比世间一切苦难更强的东西。
对肉体的判断相当于对精神的判断,而肉体则畏惧毁灭。
我们先有生活习惯,后有思想习惯。当我们日复一日跑进死亡,肉体始终进行着,不可折返。
所谓希望,就是对下辈子生活的希望,应当“对得起”才行,抑或是自欺欺人:不是为了生活本身而生活,而是为了某个伟大的理念而生活,让理念超越生活,使生活变得崇高,给生活注入意义,任理念背叛生活。
这么说大有故意把水搅浑之嫌。玩弄字眼并非枉然,假装相信拒绝人生有某种意义,势必导致宣称人生不值得活。
有逻辑性倒不难,而自始至终合乎逻辑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亲手把自己弄死的人如此这般沿着自己感情的斜坡走到底。
真正的拼搏在于尽可能地反其道而行之,在于密切注视遥远国度的奇花异木。
对于荒诞、希望和死亡互相纠缠的无情游戏,需要有得天独厚的观察力,即执着力和洞察力。这种胡缠乱舞既简单初级又难以琢磨,但智者可以解析其图形,而后加以阐明,并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