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车险,脑中第一个浮现的是“商业车险”,第一次接触也是购买新车时由汽车销售员推荐我们购买。
商业车险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刻板印象:
车险保障=商业车险。
除了购买平台不同价格有小幅度的涨幅之外,仿佛成为了行业内的约定俗成,也没有探究过它的价格是否合理。
因此,商业车险的价格,同样成为刻板印象之一。
当受到固定的思维观念以后,受到新鲜事物的冲击之时,短期内,新观念难以被接受或者说直接转变。
打比方:
古时期以马为交通工具,后来有了汽车接替马车。
马在最开始的时速约可达40、50km/h,随路途的增长,马的体力逐渐透支,速度逐渐缓慢。
马的时速受多方面的限制,比如马匹的年龄增长、身体状况等都是制约条件。
对远方的探寻,单纯的靠马匹行路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因此才有了汽车的出现,接替了马车。
汽车一出现就接替了马车吗?
并没有,即便汽车出现,受多方面因素限制,也存在接近半个世纪汽车和马车共同在路上奔跑的现象。
马车完全被取代了吗?
答案显而易见,迄今为止,部分地区居民依旧选择马作为出行工具。
汽车的出现改变了什么?
浅显可见的是弥补了马车的不足之处,提高了时速,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方便了人类存储型。
马车出行是刻板印象吗?
是
汽车出行是刻板印象吗?
是
在新能源汽车还未出现的时候,听到新能源概念时,仿若天方夜谭。
当第一辆新能源汽车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之中,也不是立马就被大众所接受,到现在依旧处于市场接受度初期。
“车辆互助”概念初次提出,大众对商业车险的刻板印象之下,受到了多种质疑声。
车辆互助和车险有共通之处,但是从本质来说,它不是保险。
车险是一对一,一辆车购买独立的专属自己车辆的保险;
车辆互助是一对众,可以这样理解,把车主汇聚在一起,共同承担车辆出行风险,为车辆提供保障。
通俗一点解释,就是把一个人承担风险转换为众多人共同承担风险。
为了更浅显易懂一些,这里把车险比喻成一块“饼”。
你第一次购买一块饼,需要花费10元,由于饼太大,你只能吃下1元的饼,剩下9元的饼浪费掉。
第二次,你汲取第一次的教训,所以你会问卖家可不可以只购买1元的饼,商家说不行,只能整块购买,而你无奈一下只能整块购买,剩余的再次被丢弃浪费掉。
为什么商家不愿意卖?
因为剩下的饼没有人购买,无法进行二次销售,所以不愿单独售卖。
当遇到同类人,也只需要1元钱的饼,把他们汇聚在一起去购买这块大饼,既如愿以偿,节省了不必要的花销,同时也不会浪费资源。
这就是车辆互助本质上与保险的区别。
思维没有错,购买保险的意义也是如此,让个人财产得到保障。
但是,又有多少人在汽车发生小擦挂选择报保险呢?
少之又少!
大多数人,会在报保险之后第二年保费的涨幅度和自己去修理厂修理花费之间权衡,最终选择最优方案。
这也是论证了共享修车车辆互助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