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书的人少了,回到家里小孩子看电视的也少了,终于大人们和小孩儿能拥有了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看手机。
最近听了樊登老师的新书《高能量姿势》,书中着重的强调了人经常缩着身子或者低着头,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自信心。是啊,每当我练完拳,舒展开来,精气神都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精气神也是自信的来源。
没接触樊登读书会之前,一直觉得看书没有什么用,只是满足自己好奇心的一个过程。身边的很多朋友也是这么认为,于是一直喜欢看些历史、游记之类的。
但是当我接触到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书籍时候,一下子清醒了很多,书是真的能帮助你成长的。
同时你要知道一点,不是所有书都是有效的,或者对你有帮助的,因为书真的太多了。
如果阅读是让你用来打发时间的,那你尽管随心所欲地阅读吧,我想你也只会看自己感兴趣的书。
那如果我们都怀着读书让自己进步,让自己成长的心态,那我们还是慎重得给自己定个阅读计划。
可能因为我头比较大的原因,以至于我即能接受佛学、道学、儒学里面的很多观点,也非常喜欢心理学、数学、物理学里面的原理,只要这本书能给我充分的证明,或者我自己实践能感同身受,那么这个观点也会录入我的“思想清单”。
通过不同学科和学派的学习,慢慢地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在你准备大量进修学习之前,先把你的方向摆正
这个观点来自王阳明心学的启示。
“人心就像镜子,常人的心是昏暗的镜子,圣人之心是明镜,镜子明亮了自然能够照物”
我觉得这不只是人们口中说的只修炼内心的唯心主义,其实它在告诉你:先把自己的前进方向摆正。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可能也是相同的道理。
在我学习陈式洪派太极拳之前,我也学习了普通的表演太极拳,在准备跟着师父学习之前,师父和我说的那句话,印象深刻:“你学习这个拳,你得把所有之前学过的的忘掉”
怎么摆正自己的方向?
其实每个人的适合成长道路不一样,但是有一些知识,是你成长过程必备的。
那就是哲学,因为它是科学中的科学。
哲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深奥,因为前人已经给你铺好了上道的路。那你可能会问,我该怎么去学习那么多哲学知识。
为何不参考大众的建议,那些大家都熟悉的名人: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去了解他们的思想。中国诗词大会的评委蒙曼老师也曾说过“好的诗歌具备传播广、生存久、大众喜爱程度高等特性”。
另外,千万不要片面看名人名言,因为这会蒙蔽了你的眼睛,你要去了解原文出处,和历史背景,这样才不会被断章取义所陷害。
1、“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原文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这里的君臣、父子、夫妻,前者主导,拥有权力,但也明确了“正”的义务,如果不正,臣可投降、子可出走、妻可改嫁。所以,三对关系间,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全然没有谁绝对服从谁的意思。
2、“学而优则仕”
出自《论语·子张》,原文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其中,“优”的意思是“有余力”,意思是:“官做好了,倘还有余力,就去学习,以求学习更好;学习好了,倘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以求更好地推行仁道。”如今常把“优”理解为优秀,以为:“学习优秀的,就会提拔去做官。”
3、“父母在,不远游”
出自《论语·里仁》,原文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不远游,如果游,则告之父母明确的方向即可。
4、“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可知,这里的“无后”是指“舜不告而娶”,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舜结婚都不告诉父母,这是最大的不孝啊。”如果要翻译,则为:“有三种不孝,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
5、“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原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孔夫子的原意是:“说出的事一定可信,做事一定办到,这是个浅薄固执的小人呀!”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意思是,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要有结果,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6、三思而后行
出自《论语》,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孔子有个学生叫季文子,他每做一件事情都会考虑再三,孔子就说,想两遍就可以了。其实告诫我们:做事考虑周到当然很好,但是过分犹豫不决却不可取。
追求事物本源是你在学习哲学时不可缺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