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同龄人在极限运动、电音、汉服、二次元等小众领域纷纷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们才惊觉这是一个大家都争着“会玩”的年代。
「阅读」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老土的名词。荧幕上喜欢读书的角色,要么天才郁郁不得志,要么百无一用是书生。
但其实,“读书”是比我们想象中更普遍的爱好。
2019 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 81.1%,图书阅读率接近 2/3。
2020 年疫情期间,更是有超过 7 成用户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来阅读。
01.读书鄙视链,你中招了吗?
最近在读什么书呀?
我……emmmm
之前和朋友们聊天,聊到 “近日读书” 这一话题时,大家都沉默了。朋友们犹豫许久,才开始渐渐分享自己的书单:《菊与刀》《梦的解析》《非暴力沟通》《清单管理》……
似乎一些“高大上”的书,才配得上和他人分享。而平日里时常翻阅的所谓的 “闲书”,只配得到主人的雪藏。
自然界有 “食物链”,人类世界有 “鄙视链”。
在阅读的世界,这个 “鄙视链”大概是这样的:
读哲学的看不上读文学的,读文学的看不上读励志鸡汤的,读鸡汤的看不上读小说的,读小说的还会看不上读网络小说的……
这条 “读书鄙视链” 本不应该存在。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焚书”,烧毁除秦国史书以外的各国史书、诗书、百家言论。曾经的“百家争鸣”在秦始皇的文化专制下毁于一旦。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典又成为鄙视链的顶端。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令精通自然科学技术的张衡等人难以得志。
宋元时期道德家将儒学推向顶峰,以致“存天理、灭人欲”,新文化运动又要打倒“孔家店”,奉民主与科学为圭臬。
经历了历史的颠簸,我们终于迎来了当下这个包容开放的时代。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资源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许多城市的图书馆在逐年增加,让无数口味不同的读者能找到心安的一隅。
无论是境界极高的哲学思想,情节丰富的小说,还是枯燥但干货满满的教科书,不同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想要探索的答案。
正如中山大学谢有顺教授说:“阅读本身具有着自我救赎和自我修正的力量。读者能读按照自己的喜好阅读,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一个人该读什么样的书,是在个人的浸润阅读中慢慢感悟和调节的,而非在阅读之前就被他人定义 “在这个人生阶段你必须读过 《xxxx》”。
如今的阅读,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境和自由,不应该受到外人的评头论足。
02.他们的故事结束了,而我的还要继续
合上一本书的最后一页,你是否也常常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高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用一整个晚自习的时间读完了八月长安的《最好的我们》。那个时候的我和书中的女主角耿耿一样,是一个平平无奇成绩一般的女生。
唯一不同的,就是耿耿乐观,而我因为成绩而心情低落,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我用一整个晚自习的时间,走完了别人的青春。那个时候,才开始明白人生一定会达到最好的状态,而那个状态不一定就在眼下。这种豁然开朗的美好感觉让我不想这么快就和《最好的我们》挥手说再见。
书带来的触动,让很多人都想要继续停留在那一方寸的美好中。因为,书中他们的故事结束了,而现实中我们的故事还将继续。
文学常常是理想世界的映射。
毛姆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不愿意和世俗妥协,于是毅然地来到太平洋孤岛上实现灵魂自由。
他不顾一切追求自我的勇气令人钦佩。而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无法完完全全遵从自己的内心。这一份逃离世俗的勇气,可能是大多数人一生渴望拥有却无法拥有的。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带着对月亮的期望,我们也在努力地平衡各种事情,希望在仅有的一丢丢时间里实现灵魂自由。
这种由“钦佩”引发的“模仿”,是通往理想世界的钥匙。
原来曾经有人在书中如此贴切地表达了和自己一样的生活理想,贴切地可以用“缘”来称呼这种共鸣。那么,书中的人是怎么过上他的理想人生的呢?
在共鸣之下,我们跟随着一个个虚拟的人物,体验了一个个别样的人生。从此,对自己的理想人生也有了全新的思考和行动。
带着从书中获得的能量,我们才能更好地继续自己的故事。
03.我希望我读的书永远不会红
小时候非常喜欢《嫌疑人X的献身》。
前四分之三的爱情故事、大神级别的学术切磋让人渐渐忘记了这是一本悬疑小说。到最后四分之一的故事时,作者笔锋一转,开始揭开惊悚可怕的诡计。诡计之精妙打破了前面四分之三所有的美梦,最后重归黑暗与悲凉。
当时看完这个故事,觉得这本推理小说太绝了!但是和别人分享这本书的精妙时,却没人能理解这种反差巨大的阅读感受,我渐渐地也就没了分享的兴致。
越长大就越发现,每个人的世界各不相同,喜欢的东西别人未必感同身受。
直到有一次和一位同学闲聊,她说到自己最喜欢的小说就是这本《嫌疑人X的献身》,我俩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从东野圭吾聊到本格推理,又从书中故事聊到自己的生活,从此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后来,《嫌疑人X的献身》被改编成了电影,曾经心里的 Top1 悬疑小说就这样红了。一瞬间大家都了解了这个故事,内心珍藏的宝藏被人挖出来摸了个遍,不知是开心多一点,还是失望胜一筹。
太多的人开始谈论它的推理如何精彩,人性的刻画如何细致巧妙,似乎我和那位朋友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友谊也变得普通和廉价。
那一刻,我希望自己喜欢的书永远不红。
“不红书”衍生而来的还有“不红歌单”“不红乐队”,那都是渴望自己的心灵宝藏能永远纯净地被安置在内心的一角,只和最懂的人分享。
但有时候,看见陌生人手里拿着自己曾经珍爱的一本书,内心还是会泛起一片感动。感觉那个陌生人一下子就变成了熟知多年的老朋友。
想冲上去告诉那个陌生人,这本书有多好。
我们可不可以,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