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是我在火车上听一个80岁的杜阿姨讲的她奶奶的故事,真人真事。不过,我在写作的时候,做了一些必要的改编。实践证明,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啊,感谢杜阿姨给我提供写作素材!
1951年,山东威海一个杜姓的村子突然闹瘟疫,村民们病死的病死,逃走的逃走。
杜阿姨的奶奶当机立断,赶紧带领一家老小十几口人出门逃难。奶奶觉着周边的村庄也不安全,便决定干脆带领全家人到东北混口饭吃。
当然,闯关东的路途非常艰辛。杜阿姨很小的时候就听奶奶讲,当时他们家只有一辆牛拉车,车上放着铺盖,还有一部分吃的和喝的,全家老小都在下面步行。老人和小孩实在走不动了,就轮流去车子上坐一坐。遇到难走的道路,大人就得在前面拉车,小孩在后边推。
有一天,奶奶突然发现车子的底板上盘着一只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被视为吉祥之物,代表着祥瑞和财富。所以,奶奶认为这是一件大好的事情,不仅没有把这只蛇赶走,而且对这只很友好。没想到,这只蛇竟然一直陪伴着他们全家,并相安无事。
有一天,他们全家走到辽宁宝鸡一块空旷的地方,这只蛇突然爬到一棵大树上,怎么也不下来了。
奶奶坚定的认为,这只蛇是他们全家的幸运蛇,既然它不走了,这是在提醒他们这个地方是个风水宝地,留在此处,他家的运势一定会越来越好,家业也会越来越兴旺。
奶奶又一次当机立断,就听这只蛇的,他们全家就在此处安营扎寨,不走了。
奶奶判断的没错,这里土地肥沃,周围有山有水,再加上山东人的勤劳朴实,没几年,他们全家的日子就越来越好了。奶奶给这个地方起名叫祥龙地(蛇在民间也被叫做小龙),之所以起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奶奶觉着这只蛇给他们带来了吉祥和富贵。
奶奶是个不仅非常勤劳而且非常善良的人,只要有人来讨饭,只要有奶奶吃的,一定就会有他们吃的。慢慢的,奶奶的好名声传播的越来越广,来家里讨饭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家里闹饥荒的、有父母双亡的、也有出门做生意赔光了钱的,奶奶都是竭尽所能的帮助他们。
他们中有些人在奶奶家一住就是好几年,时间久了,有的人连自己的家都不想回了,眼看着这些人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奶奶就给他们盖了房、成了家。还有人干脆把自己的姓改了,改姓了奶奶夫家的杜姓,称呼奶奶为妈妈。所以杜阿姨父亲虽然亲兄妹四人,但实际上他们兄弟姊妹十六个。
在奶奶的影响下,这一大家子人发展的都挺不错,他们的后代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内蒙的、威海的、青岛的、哈尔滨的、海南的、香港的、北京的、上海的、南昌的……
杜阿姨说,他们现在一大家子人足足有好几百人了。他们的后代也非常有出息,有复旦大学、还有哈尔滨的大学、北京的大学很多很多,具体名字杜阿姨都记不清楚了。有当人大代表的、有当国家干部的、还有企业家……
这不,杜阿姨今年已经80岁高龄了,身体还算康健,她就想趁着自己还能动弹,到自己的兄弟姊妹家去看一看。这一趟,她先去了内蒙,然后又去了南昌,现在准备去青岛。
在和我交谈的过程中,有人打过电话,邀请她去威海住几天。接完电话,杜阿姨告诉我,这是她威海的妹妹,知道她来青岛,非要邀请她去威海再住几天。杜阿姨说,这个妹妹的父亲就是当时改姓了杜,成为他们这一大家子人的。她的儿子当年考上了山东一个大学,现在是威海一个公司的老总,可有钱了。
我就想,当年奶奶得多能干、多善良,才能把这16个孩子养大成人,让他们中的12个人心甘情愿放弃了自己的姓氏,改姓了杜姓,而且子孙后代还如此优秀、关系如此融洽!
奶奶的故事让我非常震撼,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
但奶奶的境界在生活中又有几人能够达到?行则将至。努力之、践行之,虽远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