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选择最近天气舒适去做胆囊结石手术,办理好入院手续,在等待结果手术安排的情况下,一个电话让80后的凉生如坐针毡,陷入恐慌。腹腔检查出有一个“包块”。
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此刻的凉生还没准备好父母生病这件事。不由得想到最可怕的事,万一是恶性怎么办?不敢往下想。眼泪哗啦啦留下来。想着年迈的父亲这些年为了供刚大学毕业的妹妹,省吃俭用,好不容易盼到了头。计划出行的事,计划明年带父亲到处去走走,让他们跟团到处去看看。检查结果毫无征兆的降在这个家庭,作为长女压力顿时落在凉生这,该怎么办,做手术吗?在哪里做……?
面对外界压力,加上父亲生病,孩子发烧……一下子,危机四伏,前所未有的恐慌让凉生心乱如麻。面对年迈的父母,面对自己的家庭,面对自己,充满焦虑?
凉生的问题不是个例,是社会的缩影。80后的我们挣扎在生活和工作中,为谁而活,有时候或许都会不清晰。面对外界的各种压力,大部分浑浑噩噩踩着命运的节奏,按部就班等待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让自己深陷困境而不自知。面对问题的出现措手不及,担忧和焦虑弥漫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我们为什么会经常焦虑?
之所以会担心和焦虑,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无法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我们认为则希望事情可以掌控,就问题不大;然而很多人常常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无力控制。
没有人愿意担忧和焦虑,但它常常不请自来。一是不可预测,二是不可控制。
把担忧和焦虑当成敌人?
为什么我们遇到不确定的事时,会不由自主地被担忧、焦虑困扰?这和我们的本能反应有关。大多数人遇到不愉快的事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很少有人会把负面情绪当成信使和朋友,常常把他们当成敌人来对待。所以当一个人在遇到自己把控不了的事情时,会有以下反应:
第一:想方设法逃避,所以焦虑最常见的应对方法就是各种五花八门的逃避路径。
第二,因为逃也逃不掉,所以继续焦虑,让自己深陷其中。
第三,对抗焦虑所带来的一切感受,努力消灭焦虑的感受。
有的人认为,担心和焦虑是一种激励,能促使人面对并解决问题;有的人认为,担心了事情就不会发生;还有人这样想,担心和焦虑是一种很好的素质,证明自己有责任感。如果认为担忧和焦虑带来了诸多好处,我们可以继续焦虑下去,当成信使对我们这一阶段的提醒。正如凉生遇到的担忧和焦虑,提醒她工作与生活如何平衡,面对父母生病如何应对,对于自己的家庭规划下一步如何权衡,身体锻炼计划等等。只是在继续之前想一想,我们的焦虑影响和回报之间是否平衡。
面对焦虑,我们能怎么做?
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焦虑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可以通过具体方法来解决的问题。如:房贷、生病等等,可以安排下一步怎么解决。
第二类:是假设可能发生的问题。如:天花板掉下来怎么办?虽然有可能发生,但无法做出任何应对,不可能站着等着它掉下来。
第三类:混合型,有确定的部分,也有不确定的部分。我们知道出了问题肯定有解决办法,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出问题。
焦虑的原因:
过渡追求完美,目标设定太多,强迫性倾向,担心失去或者错过,害怕公众面前讲话,害怕动物等等。因人而异,每个人面对问题的认知方式,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不一样,焦虑对于每个人的定义也不同。
二:放松,行动
1、放松:呼吸放松、肌肉放松、运动、写日记……找到一种,能让我们冷静的方式,遇到问题时先稳定情绪,再进行思考,接下来在行动。
2、行动:应对焦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行动!行动时,我们没有时间胡思乱想。担心失去就去好好用行动珍惜拥有;目标设定太多就想一个个梳理清晰,用行动一个一个完成;不管什么原因,都需要通过行动来化解。
其实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只有今天,只有当下,珍惜眼前的这一刻这一切。是让轻松快乐陪伴还是焦虑担忧常伴,我相信每个人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