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者高度看历史

“敦克尔克”可以说是“至暗时刻”的姐妹篇。两部电影的历史背景紧密关联,时间重合,摄制水准却相去甚远。简单地说,不值得看。

但还是值得说一说。

欧美战争片一般来说强调故事性,企图以战争中一些个人的遭遇片段来反映全景。是步行者高度的叙述,而不是鸟瞰。

这样的做法,其危险在于难以让观众把握历史事件本身。如果能从若干棵树木让人们感受到整个森林的大要,将个别人的活动和历史背景交织在一起,以小而能喻大,当真需要不凡的功力。

敦克尔克撤退,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奇迹。其成败对二战的走向有相当大的影响。短短九天内,英法军队三十余万人在三面被围,一面背海的危境中从这个比利时港口全身而退,可说是生死悬之一发。这样的紧迫性本应是构造惊悚的最佳原材料。但是整个过程中并没有特别激烈的战斗,如何能让一场撤退行动扣人心弦呢?这是对导演的考验。撤退是成功的,考验失败了。

电影中同时穿插的几个人物线索显得凌乱,常常不知所云。行动的紧迫几乎完全没有被表现出来。我们看到沙滩上等待登船的长长队伍,他们的焦虑在哪里?在那样的等待里,身临其境者必定有度日如年的感觉,步步进逼的敌人在干什么?本来不应缺席的环节还远远不止这些。

而全景的交代只能诉诸于若干人物的喃喃自语,尤其显现出手法上的笨拙。

看完电影后,马上在网上重温了一遍撤退的历史过程。想象一下可能的后果,对历史越发有敬畏之心。

如果行动失败,初拜相位的丘吉尔将处于极端困难的窘境。捍卫孤岛的信心将受到沉重打击。英国将更有可能与希特勒媾和。一旦英国不再抵抗,美国在未来介入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减小。欧洲将主要变成德苏决斗的舞台。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格局,将会全然不同。

但是一个航海民族的直觉和经验,成为了他们的拯救。

首先是果断向最近的港口敦克尔克的靠拢集结,然后是动员大量民船参与撤兵。这个民族数百年来以海洋为通衢,为屏障,进可攻退亦可守。在航海时代的尾声中,海洋再一次没有辜负他们。

在成功的背后,是八分之一的英法被围部队没能逃脱,而被德军俘获。这些人是怎样渡过了那九天时间?一个更有力度的电影,也许不该省略他们的遭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12/28 1. 图片打卡 2. 感悟❤️ 1、保持高度专注,即便是很短的时间也能做很多事。 2、读一本...
    好听的暖阳阅读 168评论 0 1
  • 我喜欢宿舍前的几颗树。因为无论是春花簇簇,还是夏日炎炎,是秋风瑟瑟,还是冬雪霭霭,它们都是绿意盎然,连一片落叶也是...
    晨曦奋进阅读 288评论 0 0
  • 孤独的行者 风扇整夜扇着 不敢停下 怕蚊蝇吸食主人 更害怕 夜里太空 长长的板凳 倦曲着主人 相互依从 温柔地缠绵...
    鱼在海里游鱼儿阅读 18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