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
曲突徙薪除隐患
我们今天要看一看中国的古代文化当中,其实有很多关于保险的故事和观念。
《汉书·霍光传》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到朋友家去做客,见到朋友家的烟囱是直的,炉灶边放一堆干柴,他觉得这样很危险,就向主人建议说:“你应该把烟囱改成弯曲的,然后把柴火搬到远处去,不然容易发生火灾。”
主人不以为然,没有做声。不久,主人家着火了,亏得邻居及时赶来把火扑灭,才没有造成巨大损失。事后,这个着火的主人,杀牛摆酒,酬谢前来救火的邻居,他特意把那些出力最多的人排在上座,许多人都按照功劳论坐次,但唯独忘了那个给他建议的人。
席间,有位客人就对主人说:“如果你当时听从当初那位朋友的话,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火搬到远处去,那么今天就不会失火了,也不必花钱杀牛摆酒请我们吃饭,所以真的要论功行赏,其实你应该感谢那位客人,不然的话,这不就是‘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了吗?”
主人听了这番话,顿时醒悟过来,就把那位客人也请了过来,把他奉为上宾,这就是成语“曲突徙薪”的由来。
保安管理好却不受表扬
其实在现实中,在今天依然有许多这样例子的故事,比如一个频繁出事的公司常常会表扬保安员的勇敢和尽责,但如果一个保安把公司管理的井井有条,一年也不发生任何事故,却常常不会被表扬和加奖金,到底是“防患于未然”有意义还是“亡羊补牢”更有价值呢?真的值得我们去思考。
风险规划之人被厌烦
人们平时都舍不得花钱买点保险,但生病的时候却愿意花很多医疗费去治病去救命,我们常说“花多少我都得治”。
我们保险代理人给客户规划风险的时候常常让人讨厌,要跟人家谈论生老病死,但是那些医治病人的医生却常常成了恩人。
其实有时候仔细想想,不是说谁重要,谁不重要,但是预防的价值常常会被人忽略。
预防未病难出名
我们曾经也讲过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来证明预防的价值。
扁鹊的大哥治的是未病,所以名气最小。他的二哥治的是初病,稍微有点名气。而扁鹊治的是已病,特别严重的病他都有机会治好,所以他的名气最大。这就是我们常常会忽略,预防的人其实那才是高人。
中国人自古就有风险意识
我们常说中国人没有保险意识,我今天要给各位强调“中国人最有保险意识”。我们的古文里面许多成语都和风险有关系,都和今天的保险有关系。
比如“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是《左传·襄公十年》里面的话,“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患于未然”、“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都是讲我们要有风险管理的意识。
用我们今天的说法就是“不做风险管理,就做危机处理,要么积极准备,要么仓惶面对”。
其实中国古人一直都在做风险管理,最早的方法叫周易,我们说是预测学,出门之前先打一卦,看今天会不会有事情,尽量防备出事。
接着我们就有了下一个方法叫风水,我们说叫预防学,如果担心出事,画个符塞到口袋里,家里放块石头也许就不会出事儿了。
但你会发现,该发生事情还会发生,我们就变得认命。
未雨绸缪靠保险
用科学的方法转嫁风险
那么到了今天,我们就要学会用保险的现代方式来转嫁风险,分担损失,把损失尽量降到最低。这就是从古代到现代,从愚昧到文明,从迷信到科学的进步。
用保险实现人生愿望
我们今天从这个视角来谈论一下保险,就是想跟各位伙伴各位朋友一起来达成一个共识。其实风险管理的意识我们都有,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但是哪个方法更科学,我们需要一起去研究去探讨。
保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保险生活化,生活保险化”这个问题并不难做到。对客户朋友来讲,只要你愿意平心静气地了解保险,我相信任何正常人都会接受保险的原理和保险的作用。
我们常说一句话:“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这就是人生的两大愿望,身体健康,金钱丰富。但现实很残酷,一旦生病马上没钱这样的悲剧比比皆是,绝不是个案。
如果有一个方法可以帮我们做到一旦生病,马上有钱,你说好不好呢?我相信正常人都会说“好”。住院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实现这样的目的。
保险能带来安全感
我们又常常说“男人是搂钱的耙子,女人是攒钱的匣子”,这就是现在的许多家庭结构,也都是这样的,男人拼命赚钱,女人拼命攒。
其实我们说过拼命赚钱拼命攒就是追求内心的安全感,而安全感就是保险的初衷和目的,所以买保险更容易让我们获得安全感。
但你会发现我们怎么攒钱都觉得攒不够,有通货膨胀的原因,也有各种风险不可预测的原因。而保险是让我们瞬间可以实现目标的一个方法,想要就可以得到,行动就可以拥有。
所以,我们会发现,攒钱的“匣子”,一旦遭遇风险,瞬间就会漏掉。而保险就是给“匣子”箍一个“铁底儿”,这就是保险的智慧,以小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