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看到广西师大出版社刘春荣老师的推荐,这是“新民说”策划出品的新书。第一眼吸引我的是封面设计和书名,深蓝色的封面中有种静谧的感觉,书名两侧有几根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木枝桠。
腰封处赫然写着两行字:“面对并理解死亡带来的悲伤,获得生活的意义与力量,这不光是勇敢者的功课,而是所有人的!”
所以,这本书是教人们如何面对死亡吗?我心里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我看到译者写的是“黄菡”,很八卦地发微信问刘老师:“译者是那位《非诚勿扰》的点评老师吗?”
“是她!”
我马上决定买这本书好好看看,瞧!这再次印证了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也许真不用长篇大论,我甚至从未看过内容,但我喜欢这个书名、封面设计、封面文案、译者,这些就足以支持我的购买决定。
看完后,我对这本书只有一个意见——字号太小,读着费眼。好吧,我承认自己这位中年老阿姨眼神儿确实不好。
除此之外,这本书确实给我很多启发和力量。
这本书讲述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面对死亡,尤其是“失亲之痛”,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可能失去父母、爱人、孩子、挚友……我们如何面对这种丧失感,和笼罩在心灵上的悲伤,如何接纳这种失去,并与自己和解,如何从承认并允许自己陷入悲伤情绪,到走出阴郁,获得对生命的新知和力量。
作者是位心理咨询师,书中的故事都是她亲自接诊的案例。所以,阅读时你会觉得在听她讲故事,很真实,也很感动。
译者黄菡老师在本书开篇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虽然是心理咨询师,但当她的父亲骤然离世,而她来不及见最后一面时,她在很长时间之中都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悲伤,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也是她真正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人有许多中情绪,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自己永远是快乐的,对一切充满希望。但现实并非如此,我并没有什么超能力,只沉浸在快乐之中。
也许陷入悲伤,是我们无法选择的痛苦经历,但我们至少能选择如何面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