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杨绛和钱钟书在清华求学期间,度过了一段终身难忘的青春岁月。这次两人又双双来到母校,在这里教导学生。夫妻两人内心都很高兴。
按照清华旧规,夫妻不能在同校一起当专任教授。到了以后,钱钟书在清华主要指导研究生,杨绛则兼任教授。
钱钟书因为工作的需要,要住到城里去。临去的时候,并没有嘱咐妻子照顾好女儿,却嘱咐女儿好好地照顾妈妈,阿圆很负责任地答应了。
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日子里经历了暴风骤雨,他们夫妻的心境也是淡然沉静,一家人携手走过了黎明前的黑暗。
后来钱钟书身体不好,接连动过几次大手术,多年的哮喘始终不见好转。然而,对杨绛最致命打击的是已经做了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的女儿阿圆因为脊椎癌晚期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时的杨绛已经80多岁高龄了,怀着丧女之痛,她仍然坚持着每天去医院探望钱钟书,亲自做饭带给他吃。女儿的事她最初还瞒着丈夫,后来才慢慢地告诉了他。
岁月不会顾及人的深情,一年后,钱钟书也离开了。他给杨绛留下了最后一句话:“好好活。”从此在这个世界上,一家人之中只剩下她一个了。
之后的日子,杨绛深居简出,只与钟爱一辈子的书和属于他们一家人的回忆相伴。她拒绝了很多想上门拜访的人,只安静地在家看书写字。
在她的心里,最爱的丈夫和女儿从来没有离开过。她也从没有虚度过自己的一生,独守着一隅静好时光,用文字刻画着岁月的印痕,直到105岁离开人世 。
杨绛先生用她百年的经历为我们道出了家的意义,也对人生中最美好的亲情、爱情做出了完美的诠释。她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悲喜交加才是我们真实的一生,而学会如何在世事浮沉中安然自处则是我们一辈子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