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教学这课时,曾经在1+1教育网上发了一篇自己的小反思,当时的疑惑在于溶液颜色的变化要过好几天才明显,如何解决?另外一个是将重点放在这个反应以及伴随的现象上。
今天在空中课堂又看到了这一堂课。我觉得与自己最大的一点不同是重点的把握。此次执教老师花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在硫酸铜的反应上,对于反应伴随的现象就直接马上提出,包括后面有现象并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的辨认,两者总共加起来只花了大概十分钟。光从时间的把控上,重点就一目了然。那么,这样的安排是否恰当呢?我觉得这正是体现了教师重视科学探究,重视科学实证。回顾这堂课,其中有太多的点值得我学习。
一、重视下水实验
在课堂一开始,教师就直接出示硫酸铜溶液,并讲述无水时白色,遇水后蓝色。因此,它可以作为检验水存在的一种物质,但是它有毒性,不可品尝。接着,便抛出问题: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后会怎么样?出示实验步骤:取四枚铁钉放入,分别是5分钟,20分钟,2小时,12小时后取出,仔细观察。
这个实验,我之前做时,两分钟铁钉的红棕色附着物并不是很明显,此次教师用了这样四个阶段,取出后的结果可以说是相当明显。为了加大印象,还做了三天后出现的现象,可以说这时候,铁钉和溶液已经都面目全非了,我相信,如果学生是在当场看到这个现象,一定会发出惊叹。
二、追求科学实证
在看到红棕色附着物后,我们都会提出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很多孩子会想当然认为是铁锈,只有极少数的孩子可能认为是铜。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若是直接告诉孩子,经过科学家的研究,证明这是铜。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科学求证的思维培养。所以该教师就先请孩子们猜想,并想办法去寻找证据说明。
在这个过程中,大屏幕出示了铁、铁锈、铜三者的导电性以及是否能被磁铁吸引。接着通过视频实验得出,该物质导电,且不能被磁铁吸引(将铜从铁钉上用小刀刮下)。通过这两个就能得出该物质是铜吗?显然不可以,符合这两条的物质还是有很多的,最终经过其他方法认证,才最终证明这是铜。这个过程与我们不轻易告知孩子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得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是一模一样。
三、巧妙处理细节
在视频拍摄物质导电的过程中,有一个小细节我觉得处理很巧妙。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钉导电,那隔着一层物体后,是否还导电呢?她先用胶带纸尝试,证明附着胶带纸后是不导电的,接下才是红棕色附着物检测。这让该实验变得更加的严谨。
其实不仅在此处,在课堂一开始,由最初五玫铁钉的材料,到后面四枚铁钉的放入,引起学生疑问:剩余一枚干什么?显然是做对照。这与我们平时引导孩子,做实验的时候,要留取样本来的巧妙多了。学生同理会想到,硫酸铜也该留取样本。
四、联系生活实际
在提出伴随的这四种现象后,教师用小明的一天将这四种现象融入其中,巩固运用。关于生活中的化学变化有很多,但是很多学生会忽视这些现象。教师从学生的食物入手,面包,油条,锅上的污垢等等,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感知科学就在身边。这样一来,伴随的现象也得到了深化,并不是匆匆过场。
五、自己的一点思考
空中课堂与真实课堂是有差异的。在空中课堂中,我们可以展示5分钟,20分钟后的铁钉图片,以及检测的实验视频,那么在真实课堂中,我们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呢?如果给予学生五分钟的实验时间,那么为了溶液的变化明显,在量上,浓度上需要再下水尝试。
其次,在学生实验后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再提供20分钟,几个小时后的实物与图片供学生参考。在求证是否是铜这一环节,根据时间情况而定,如若不允许, 我们也是可以再沿用视频这一措施。因为在这里,我们只是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