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不花老师主讲的得到管理者沟通训练营的第9讲的主题是:怎么争取关键时刻的晋升和竞聘?
这是一节听着非常有感触的课,就在两三个月前我就经历了一场竞聘,可以说是一次难忘的人生体验,也是一次不小的内心挑战。
现在听着花姐的讲课,回想那天的舞台和之后的经历,一切还历历在目,但已经可以用更加客观、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竞争、看待挑战。
而无论是心态上的调整,还是能力上的提高;无论是眼界上的开阔,还是格局上的升高,真心实意要感谢的是得到这个平台。
1.功夫在平时,功夫在诗外
春节后参加的罗砚老师的得到职场写作训练营、梅俊老师主讲的得到公文写作强化营,升级了我对职场写作、逻辑表达、深度思考的认知,优化的不仅是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见识了高效、高能的工作思路。
学过和没学过,见过和没见过,绝对是两种人生境界。平时做了大量工作,也有很多思考,再经过职场写作训练营的镀金,让我可以淡定地在临时通知、没有预兆的情况下上台发言参加竞聘。
领导鼓励我好好准备,部门同事给我加油。午饭过后根据主题开始写我的竞职发言。
发言时间只有短短的3分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要把主题相关内容讲清楚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必须严格控制在贵定时间内,不然就会被强行叫停。
这就像花姐在课程中讲的一样:竞聘发言第一条就是要遵守规则。
规定3分钟,就必须3分钟。规定讲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那就只讲这两个方向。
超时了,那就非常尴尬:要讲的没讲完。
内容主题不对,大家对你的印象分都不会高。
对我这种不大上台发言的人来说,顺利讲完比什么都重要。不然自己会感到非常尴尬。
所以,重要的不是我多么慷慨激昂,不是多么声情并茂,任何让我紧张的因素都要剔除。比如,在这种临时通知的状况之下,我就不能挑战脱稿讲。准备时间很短,关键是把发言内容写好,我能流利完整、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地朗读出来,对我而言已经足够。
好在,写内容对我而言不是大问题。毕竟是讲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事情,平时材料也不少写。逻辑清晰、条理清楚,能给人留下印象,但也不会太过浮夸,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长篇大论容易,言简意赅更难。如果对自己的平时工作没有深刻认识,讲的内容就会容易流于表面。加上自己平时的工作内容很多,要面面俱到的话,30分钟都够我说的。但时间不允许:走上台去,走下台来,自我介绍、述职演说,一张嘴、一闭嘴,总共也就180秒。
用最精炼的语言讲最关键、最亮点之处。平时总结归纳的能力就派上了用场。
在规定时间里顺利读完了讲稿,也算顺利完成了任务。部门同事发来了“贺电”,回到办公室,领导也对我的发言表示了肯定。
无论结果如何,没有“演出事故”,用让我自在的方式,顺利讲完我要讲的内容,也算是圆满的一次经历。
经过这次经历。让我感到,作为职场人,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除了默默做好工作,还是要为公开发言做好准备。
大部分人可能不会主动上台发言,单位组织的演讲比赛之类的活动最多也就一年一次。我们可能觉得,不当领导不需要发言,也不需要在平时有什么准备。
而事实上,无论什么岗位、什么身份,总会遇到需要发言的场合。如果提前通知、事先准备足够充分,的确问题不大。
但需要临时通知、即兴发言的时候也是有的。比如我这次竞聘的经历。
如果平时没有什么知识储备,对于工作也没有什么思考,也不注重职场写作能力得提升,要在短短的三分钟言之有物,将会是很大的挑战。
如果朗读水平一般,在这种紧张又关系到个人表现、升职晋级的时刻,声音洪亮、流畅朗读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本身公开发言历练地就比较少的人来说,平时自己注意练习朗诵也十分必要。
身在职场,不知道什么时候考验会来。埋头工作的同时,写作、演说这些能力也需要注意积累和锻炼。
就像我这次发言。写完稿子在办公室练习的时候,还能微笑着朗读。但一上台,自己感觉微笑就默默收了起来,虽然也不时抬头与台下领导和同事们眼神交流,但本来想带着微笑的想法被紧张代替。
脱不花老师在得到沟通训练营中曾说:“公开发言感到紧张,那是因为紧张的次数太少了。”
要避免过于紧张,首先要认识到任何发言都会紧张,不是只有我们自己才会紧张。同时,要秉持“都是可以练出来的玩意儿”的理念,多加练习、心理脱敏。
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成长。虽然在接到任务的时候会感到抗拒,但实事求是地说,在完成任务之后,收获更多。
2.无限游戏的玩家,无限可能的赢家
因为机构设置的一些因素,我知道这次我上台发言纯属“陪太子读书”。
但我也知道,我站在台上,看着好像是为自己的升职竞争,但也是在展示部门工作。我展示的不仅仅是我个人,也是在向外展示我所在部门。虽然没有煽情表达感谢的话,但我的表达的工作成绩的取得,也离不开他们运筹帷幄、指导和帮助。
因此,虽然内心是不喜欢“作陪”的,但理智告诉我,这是展示的平台,不止展示自己,也是给分管领导长脸。加上我当时还有另一重身份,也代表着另一个组织的“脸面”。
所以,即使知道这次的岗位里没有我的位子,也得参加这场游戏。
但作为一个性情中人,我的表现越好,我就越觉得“不平”。还好,在竞聘结束后,我在熊太行老师在得到开设的课程《职场关系课》中找到了开解自己的答案:
“赢家只有一个,但舞台是所有人的。内定局面出现,说明现在不是你的收获期,但却是很好的播种期。”
“你应该尊重公司的安排,展示你的冷静和靠谱,让领导看到你的识大体。为了避免被贴上搅局者的标签,可以适度收敛锋芒,但这不妨碍好好梳理你的经验和想法,扎扎实实做汇报,借这个机会向全公司人展示你的实力。这是最高效地吸引中立同事对你好感的时候,而且也会在领导心里加分。”
还好,在我内心冒出“凭什么”的时候,花姐在沟通训练营中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也会在我耳边响起:
“不为什么,因为我们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我们可是上过沟通训练营的人啊!”
“沟通,是一场无限游戏。”
对于辩论赛的辩手来说,真正的要说服的不是对方辩友,而是台下的评审和观众。
我们参加竞聘的人也一样。不是要显示我们比其他竞聘者有多强、多么无敌。而是要告诉台下的领导,我合适,我值得信赖,我值得合作。
我们着眼的,不是这一场的胜利。虽然如果胜利了很好。但没赢,也不用因此而不爽。
正如花姐在这节课里说的:“我们要看到靶子背后的靶子,要看到眼前目标背后的那个长远的目标。”
当我们觉得自己这块金子被埋没了,回味一下罗振宇老师当年那场“竞聘”的故事,体会一下罗老师是怎么样用善良、真诚和负责,玩出了天花板级的无限游戏的。
始终记得沟通的底层逻辑——沟通,是一场无限游戏。
3.学过沟通的幸运儿,终身成长的得到er
竞聘,在职场中不是高频事件。但一旦轮到我们,就会非常关键。
无论我们自己是志在必得的那个人,还是有很多人陪我们跑的那个幸运的“太子”,无论是我们是众望所归的明日之星,还是不争不抢淡然超脱的老实人,我们都不会希望当自己站到舞台上、站在发言台前言之无物、紧张尴尬。
即使没有形式上的竞聘,我们每天的工作,我们与同事、领导、合作者、服务对象、客户的每一次沟通,我们处理的每一个难题,我们交出去的每一篇材料,写下的每一篇总结,甚至发出去的每一个通知,都是在“竞聘”。
争取支持、先干为敬、无限游戏,竞聘公式的每一个要素都在提醒我们,竞聘无处不在,无处不竞聘。
作为上过沟通训练营、管理者沟通训练营的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当我看到需要技术支持时,花姐的课程在这里,花姐的书在手边。当我们需要精神补给时,有满满能量的花姐的直播答疑可以回听,为我赋能。
当我有各种困惑、遇到难题时,得到的课程、得到的电子书库、得到的训练营、得到的老师和同学,都可以成为我的后援团。
“做点小努力,对自己很满意”,在得到这所终身学习的学校,我们每天都可以在点滴学习中,在日拱一卒的学以致用中,面向未来,越来越好、机会无限。
无戒学堂2022年日更第17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