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又很多奇迹,而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也是世界奇迹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当你打开这幅画卷时,你会为之而震撼。画中描绘景象栩栩如生,这幅画足以看到汴梁的奢华。相传清明上河图问世不久后,宋徽宗大赞张择端。并收藏于宫内。金人打入汴梁,杀抢掠,看到此画也不忍焚毁。此画确实是一幅经典。
虽然描绘的繁荣盛世,其中却隐含着巨大的危机,不是有心人,只能看到表面的美好,却发现不了其中的问题。清明上河图在我看来是要劝谏当朝君主,一定要有忧患意识,诺大的汴京竟无缺陷,是政治清明经济鼎盛还是另有隐情?要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汴京繁华,那么其他地区又是否发展良好?这些问题都应该是为君者所该考虑。可是时下的君主却不解其意,仅仅认为是普通的一幅画。其实这一切不过只是虚假的繁荣而已。
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龙袍加身,随后称帝,他深知武将对自己权力的威胁,重文轻武,冗官,冗兵,导致冗费。这造成了之后严重的财政危机。军事上兵权调兵权分离,指挥效率以及战斗力降低,这些都种下了北宋末年种下祸根。
虽然在北宋咸平三年,宋朝的商品经济达到全盛甚至远远盛唐时期,可那已是往事了,宋朝末年,奸臣当道,朝纲不振。全国可谓是积贫积弱。严重的苛捐杂税,加上年年天灾不断,水患,蝗灾四处起。有很多赈灾官员中饱私囊,导致怨声四起。这个时候有很多地方兴起农民起义。朝廷又耗巨资平叛各地。民间的疾苦,无明的当政者又怎么知道?
之所以有唐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因为有开明的君主,能够用贤知人善用,谦虚谨慎,从善如流,心存仁心,行仁术,亲民爱民,能够虚心纳谏。只有贤德之君才会有“健康”的朝纲,朝廷风气良好,各官员在其为谋其职,才能让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种境界是难得的,不愧是千古一帝。而这宋徽宗自以为是,不知励精图治,反是贪图享乐,喜听阿谀奉承之言,以致于任用乱臣,破坏朝纲。不知人民之乐为何,不知人民之苦为何,如此这般又怎能治理天下呢?随后金兵南下,宋军节节败退,割地赔款。最后连他那徽宗也被掳走。折磨而亡。
若清明上河图所描绘是真繁荣,何以让金人侵略?何以有后来的靖康之耻?做君主应当具有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做实事,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决策,行仁政,但不可言行不一。君主当亲民,听到的不一定真实,看到的也不一定真实,还需要真正的了解国家的问题所在,然亲自去解决这个问题。为君者如果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完美的让人欣喜的,那这个时候就得怀疑事实是否真的如此?不应过早相信,还当亲自调查。
君舟民水,民为贵,君次之,亘古不变
繁华的背后必定会暗藏危机,应当小心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