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晚上7点44分,微信终于邀请我开通原创功能了。要知道,我等这一天的来临有多辛苦和煎熬,甚至在梦里我都想过这个场景。刷到这条消息时,我激动地摇了摇室友的肩膀,声音不由提高了几度,并在今天的伙食费超支的情况下又去买了几串烤串。
我看了又看微信邀请我开通原创的内容——“谢谢你的坚持和鼓励!”,除掉感叹号,这句话就平淡了;同理,如果没有吃这顿奖励自己的夜宵,这么久的在写东西上面的尝试也就白费了哈哈。
我不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但是在我等待邀请的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反复地在想,我明明就保持着和他人差不多的更新频率,写的东西也基本上都是自己一个一个字打出来的,为什么我还是没能收到,像个久久未收到心上人的来信的单相思少女般自怨自艾。
后来在一旁瘫着的另外一个室友一语道破,“肯定是因为没多少人看,阅读量不高。粉丝太少。”我马上感到了一种被撕开血淋淋真相的疼痛,对啊,尽管自己也时不时去拉人关注了,去宣传转发了,可还是没几个人看,(偷偷告诉你,我现在粉丝也没一百个..)这时候就要笃定地相信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不然,你还能怎么办呢!
可是,转念想了想,假若一个默默无闻的演员没有了在台下的观众,他/她还会继续演戏吗?假若一个籍籍无名的歌手的歌曲都卖不出去,听众寥寥,他/她还会继续热衷于自己的歌唱事业吗?假若一个作家没有一个读者,他/她还会在深夜不停地在电脑前码字吗?
答案是会or不会,都在于自己的选择,突然想到了梵高。
其实这段时间更新的推送,阅读量都达到了新低,有点郁闷。然后微信就发来邀请了,估计是真的不想让我太灰心吧。
好的,那我就不灰心啦。
再分享一个最近阅读的《LENS》杂志里很戳中的一段话:来自日本“大和”和太鼓组合艺术总监小川正晃回忆刚建团时的日子时说的:“有的时候真的很想睡懒觉,很想多休息一会儿,但是我们必须要生活,人要吃饭,突然感觉自己被大家推上了要负责的地位,很多时候是不得不努力坚持下去。”
之前的文章啦,放出来激励一下自己。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宣传自己的公众号,粉丝少阅读量也低,非常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