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严墓三杰”即土生土长的严墓人姚之英、陈有民、沈波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光辉的革命篇章,建立了不朽的光辉业绩,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是严墓人民的优秀儿女,更是严墓人民永远的骄傲。
姚之英
(1921—1944)
牺牲时年仅23岁,小名魁元,又名姚达。幼时随教私塾的祖父就学,后到严墓镇父亲开设的中药店做事。他是家中的长子,又是唯一的男孩,父亲对他要求很严格。他待人和气、守礼貌,深得长辈和同龄人的喜欢。1937年11月,家乡沦陷,民族的危亡激起了姚之英的爱国热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和许多爱国青年一样,投入了抗日救亡的洪流。在工作中,姚之英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王化鹏、陈友群,十分钦佩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忘我工作的革命精神。在地下党的影响下姚之英参加了“青年读书会”,阅读了《论持久战》《大众哲学》等革命书籍,从中吸取了无穷的力量。1940年11月,姚之英经王化鹏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支部青年委员。他家的药店变成了我党地下活动的秘密联络点。姚之英还利用自己的职业掩护,组织了一批要求上进的青年阅读革命书籍,学习革命理论,教唱革命歌曲,以激励革命斗志,提高思想认识。姚之英在自己投入民族解放事业的同时,还鼓励妹妹走上了革命道路。1941年初,他鼓励妹妹参加了由中共党组织参与创办的税训班的学习,这年端午节(5月30日)又送妹妹投奔了新四军,并多次给妹妹写信勉励她坚定革命信念,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皖南事变以后,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吴江县严墓地区的形势急剧恶化。此时,姚之英离开新婚的妻子,由党组织派往三区盛泽工作,公开身份是区公所助理员。1941年12月,姚之英撤往苏西游击区。后奉派去宜兴县委工作,任我方乡长。1942年夏,由于敌人大扫荡,外来同志难于隐蔽,姚之英又调往锡南县委,任组织部干事。姚之英与县委组织部长张文龙一起,在葛埭桥镇以开小店为掩护,开展工作。1943年上半年,姚之英任新安区区委书记。不久,建立中共领导下的锡南抗日防卫大队,姚之英兼任大队长,穿梭于新安区各乡,与新四军锡南太湖游击队并肩抗日。
1944年3月3日,姚之英参加县委会议后,一早带着通讯员吴锡良赶往周巷参加党支部会。当两人走到吴泥湾村时,被日军便衣抓住。他机智地对敌人说:“我是新四军,他(指吴锡良)是我抓来带路的,你们放了他,有什么事问我好了。”日军信以为真,将吴释放。姚之英被日军押往周新镇据点。党组织曾设法营救,终因敌人戒备森严而未成功。姚之英虽身陷囹圄,但立场坚定,大义凛然。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都不能动摇他的革命信念。这天夜里,姚之英被押出牢房,他立即意识到最后的时刻到了,他奋力挣脱,从一日军身上夺下刺刀,拚命向日军士兵刺去,被日军乱刀捅死,时年24岁。
陈有民
(1922—1941)
牺牲时年仅20岁,又名陈子耘。1939年参加由中共中央特科地下党员丁秉成任指导员的国民党吴江县政府政工队,积极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同年8月,因丁秉成不幸牺牲,大部分随丁秉成来吴江的党员、青年奉命转入昆山“联抗”。1940年初,18岁的陈有民追随革命也来到昆山“联抗”。在这里他得到党组织的亲切关怀和培养,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便担任了党小组长。1940年5月,昆山“联抗”整编为江抗第三支队第一中队。6月17日,在大风湾与日军遭遇战中,陈有民带伤作战、英勇顽强,得到党支部的赞赏,此后担任班长。10月底,四支队收编了地方武装石渊如部队,陈有民调往石部任指导员。1941年3月,新四军成立六师十八旅,陈有民任五十二团二营四连指导员。日伪清乡时,二营转移到铁路以南,在苏锡太湖一带打击牵制敌人,由此陈有民所在部队又编入十六旅建制。1941年11月,陈有民在杨树园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0岁。
沈波
(1925—1947)
牺牲时年仅22岁,又名炜青、步青。出身殷实商家。高小毕业时,日军入侵吴江。民国29年(1940)夏,中共党员王化鹏等人在严墓组织青年读书会,沈波参加读书会活动,演唱抗日歌曲,印发宣传品,并参与《正义》《严墓新闻》等刊物的撰稿。民国30年,“皖南事变”后,部分中共党员及进步青年撤离吴江,沈波被调往新四军。同年5月4日,严墓支部的王化鹏、沈步青等人在转移去新四军六师途中,突遭鬼子“清乡“部队的搜查,在坛丘乡被日军逮捕。5月9日夜晚,沈步青趁风雨大作越狱,从县城南门城墙上跳下逃走,王化鹏因伤重无法行动惨遭日军杀害。5月31日,沈波离开吴江,取道上海辗转至新四军六师。一个月后,在苏北中共泰东县委工作,负责油印文件。民国3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任中共东台县委宣传干事。民国34年9月,东台县解放,沈波任县委青年科长,旋又任时堰区委副书记、书记,在时堰开展土改工作。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进攻时,组织群众开展保田保家乡斗争,并圆满完成为解放军征兵和输送粮草的任务。民国36年6月4日,在时堰区甸张村召开会议后,率八九名武工队员转移,由于叛徒告密,途经丁家墩子时遭到数倍于己的还乡团伏击。沈波在掩护队伍过河、子弹打光时,纵身跳入河中牺牲。1966年3月,人民政府在烈士牺牲地建造了沈波烈士墓。1983年5月,烈士牺牲地甸张村改名沈波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