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革忡忡。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
蓼(lù长而大的样子)彼萧(艾蒿)斯(兮),零露湑(xǔ叶子上沾着水珠)兮。
既见君子,我心写xiè兮。燕(宴)笑语兮,是以有誉(誉、豫通。凡诗之誉,皆言乐也)处兮。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ráng瀼:露繁貌)。既见君子,为龙(宠)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止的假借)。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露濡貌)。
既见君子,孔燕(非常安详)岂弟(kǎitì恺悌,和乐平易)。宜兄宜弟,令德寿岂(kǎi快乐)。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tiáo辔头)革(辔所余而垂者)忡忡(饰物下垂貌)。
和鸾(和与銮均为铜铃,在轼为“和”,在衡为“銮”。皆诸侯车马之饰)雍雍(yōng铃声和谐),万福攸(yōu]所)同(会聚)。
.
以萧艾含露起兴。萧艾,香草,可供祭祀。
诸侯朝见天子,“有与助祭祀之礼”,故萧艾以喻诸侯。露水,喻恩泽。
诗旨即:天子恩及四海,诸侯有幸承宠。如此,也奠定了本诗情感基调:感恩戴德、极尽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