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年前的电影,将近3小时长。记录了12年的成长。真实而细腻。
历时12年,拍摄了男孩6岁到18岁的成长。变化之大不必说,可谓是整容般的成长。
但变化之大,何止在男孩。影片换个视角,换个主题,叫“中年时代”也是合情合理的。
妈妈在孩子即将搬离,迎来自己的空巢生活的那一刻,情绪终于还是失控了。
经历过离婚、一边工作养家一边考取学位、结婚、酗酒丈夫家暴、再结婚、再离婚,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的妈妈从来都是克制而隐忍的。倏忽之间,仿佛翻越过了人生的岖崎,然后就是大段的如下坡般失控的空白,以及,终点。
而爸爸呢,在这十二年间终于完成了从文艺青年到顾家中年的转变。
爸爸是依桑·霍克饰演的。这张文艺青年的脸在Before Sunrise、Before Sunset、Before Midnight 三部曲中已经看到过一轮的变化。但在这部拍摄长达12年的电影里面,他的蜕变和表演都更加细腻。
影片中有好几个对爸爸的细节刻画印象特别深刻。比如,爸爸从一个不沾家的、不懂得责任的浪荡青年变成一个钱包里没有现金的“妻管严”,变成一个有温度有厚度的“完美”男人——顾家、体贴、有才华、有见识。
是的,正如他对儿子说的,男孩终将会成长的,如果孩子的妈妈可以多一些宽容和耐心……
所以,只好给自己一个淡然的解释——感情的事,都是时机问题。
影片的前半段有很多矛盾和冲突,但随着感情的推进,后半段反而产生了更强的张力。人生的金科玉律也都在后半段相继抛出。
比如,老师和男孩的对话,值得我们每个人此时此刻再问一问自己。
又比如这一段,男孩在爸爸的新任岳父岳母家度过了一个温暖的生日,善良的岳父岳母将两个孩子视如己出,一家人一起围坐着、唱着歌谣。简直是完美家庭的典范。
歌词写得多美。
最近在想:一边工作一边读书,除开功利性的收益,学习对我而言,最终的意义在于什么?
大概是为了修炼自己的精神武器吧。这样才能和命运抗衡,和社会等级抗衡,和大众欺骗抗衡。
哪怕抗争到头来是悲剧,也要孤注一掷啊!
最后,感谢那些懂得“责任”的父母,成全了世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