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过体验式的培训会对自己有触动,没想过会有如此大的触动。
更没想过平时不会轻易与别人(特别是上级)发生冲突的自己,在最后一个环节,当教官(现场训练的最好指挥官)踩踏我们的队旗,并让我们所有人从队旗上踩踏过去,会“跳”出来质疑他……
这一天经历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
01
亲眼看到,1个小时的时间里,团队从松散无力到充满活力,只是因为提要求(军事训练)、惩罚、再提要求、练习中循环着发生。
当我们要快速提升业绩打造团队凝聚的时候:共同的目标、明确的要求、刻意练习、适当的惩罚,也是一剂良药。
02
当我们需要共同操作一个鼓,使球在鼓面上匀速跳动,我们不曾想到通过练习,我们给自己定的66个目标,而“对手”直接完成了200多,那一轮我们只完成了97个。
当接到第二轮400个的目标的时候,后来调查显示,只有一位同事相信可以达成,最终我们达成以361个的结果位居团队第一,同样没有完成任务。
不敢给自己定更好的目标,当教官定了目标没有全然相信会达成,体现了什么?
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团队、也不相信教官(领导)!
而在“不相信”的情形下我们又是如何取得了团队第一,超出自己第一轮3倍的成绩?
始终从上一轮中寻找方法,队员分工、位置不断优化、保持共同的节奏、专注于眼前的这个球(目标)!
如果再加上对这个目标全然的相信,并当成一个最基础的目标来完成,我们的结果又会怎样?
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取其下,无所得。
在工作觉察是否有为自己、最团队设限。
03
1-30个数字混乱排列成一个半径一米左右的圆,30在中间,其余在外围,13位队友每人至少拍2个数字,时间最短的获胜。
三个队就如三个公司,有“公司”胜出有“公司”失败。
我们就是失败的那一个公司,也就是在这个环节,我们的雄鹰队将不复存在,我们的队长求别的队长收留我们,教练让我们从队旗上踏过去。
现在回想,2013年的时候,我们一群人为某公司组建了重庆公司,当时大家加班加点,工作甚是辛苦,的确我们很努力,最后呢业主满意度、收费率排集团末尾,我们的团队也因此有很大很大的调整……那时候不理解,满意度调查的时候多项目正值交房后的群诉,房屋设计也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3000户的项目设计175个车位……可,这就是我们的项目,这就是我们的现状,公司要发展需要的是结果,没有结果,所有的辛苦都没有诉说的权力。
可能有与这件事情的链接,对于失败当时却又不甘心,也可以接受这个事实和结果,我在反思当时为何会与教练对抗,当时心中只有一句话“士可杀,不可辱”(哈哈,入戏太深,又穿越到了抗战剧中……)或许想着,还有没最后一个机会,我们的坚持和团结,会博得教官的侧影之心……
可教官在那一刻扮演的不是教官,是市场,市场不会有侧影之心,这是在后来经历过才有的感受。
我们做到的是团队的配合,自己团队的不抱怨、不推卸责任,为了共同的目标愿意去调整自己。
回忆有一次教官提醒我们多加练习,我们说已经商量好了,有这个自信,教官说是“自负”……
我们的确有努力,可我们离全力以赴也却又差距,我们还可以更深入的学习对手的优势,我们的士气鼓舞是否还可以入心一些?
这个问题我在后来在问自己。
团队带领者的责任
团队士气与规则
队员的协同与倾尽全力
刻意练习
复盘
这是对这次学习的体会,可学习不是为了感动于当下,而是为了将来在工作中如何去应用。
2019我们的目标如何分解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动作的负责人如何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工作与目标的关系?
各个项目、个团队之间如何通过相互比拼来激发不断的超越与创新,共同成长?
如何稳定团队,让多数人都有默契的配合?
带着这些思考,带着今天的体会和觉察,带着八字真言—令行禁止,全力以赴,此刻和今晨的自己或许已有不同。
训练场景就是工作/市场环境的缩影,有机会看到如此完整的项目目标实现的过程,如此切身体会没有结果被淘汰的感受,并体会感受背后带给自己的价值,感恩生命中的体验,成长在路上。
杜娟
2019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