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刚毕业的学妹小Q在职场中遇到了困境,求助于我。我们在大学的时候是朋友,并将友谊延续了下来,加上我更早进入社会,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我都有义务解答小Q的问题。
然而,我却不知如何回答。
小Q所面临的问题其实不难,对于“社会人”来说问题的症结很明显,很容易就可以点破。但是点破小Q所拥有的“学生思维”这一过程本身是在让她逃离舒适区。一个人在被迫逃离思维上的舒适区的时候,大概率是会激励驳斥的。
这时,我想到了朋友Z推荐的一本书——《跨越》。Z当时和我说,“要是刚毕业就能看到这本书就好了,至少能少走3年弯路”。这让我大吃一惊,Z目前处于人生的巅峰期,刚刚进入一家很不错的公司的中层,婚姻上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能力、见识都非常好。
Z颇高的评价让我记住了这本书,然而“刚毕业看到就好了”这句话也让我一直不以为意,毕竟我也已经是一个社会老油条了,这本书的阅读优先级不是很高。因为小Q的求助,让我用一下午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了。
读完《跨越》一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相见恨晚!
读完后无比认同Z的看法,要是能刚毕业就遇到《跨越》,能少走多少弯路啊!这本书有一种神奇的气质,就像是一个社会老油条掏心掏肺的和你讲“小弟弟,你看,社会是这个样子的”、“哦?你这样认为吗?那你可真是幼稚了”。
这本书非常不讨好,肯定会刺痛很多刚入社会的学生,因为这本书做的事情是帮助大学生摆脱“学生思维”,建立“社会思维”。被迫走出思维的舒适圈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然而这本书对刚入社会两三年的学生来说确实是非常实用的,我们被告知应该听老师的话,应该如何做一个好学生。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应该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小猪佩奇无法帮我们成为社会人,Lydia可以。
Lydia是《跨越》一书的作者。一个实现了人生跨越的人,从一名人民教师跨越成了互联网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从月薪3000跨越到谈年薪的阶层,Lydia经历过“学生思维”带来的苦,经历过剥离学生思维所带来的阵痛。拥有这样的经历,并拥有一颗真诚的心,才能写出《跨越》这样真实又真诚的作品。
之前有读过Lydia写的《全栈市场人》,将技术领域的全栈概念引入了市场营销领域,创造了一个新的词汇——全栈市场人。那个时候只看到了Lydia对行业、职业拥有敏锐的洞察力的一面,在看完《跨越》之后,发现Lydia还有如此一颗赤子之心,能够如此真诚的戳破学生思维,将血淋淋的社会现实摆在读者面前。
《跨越》中所提到的很多观点都是“没有用的废话”,然而正是这些“没有用的废话”阻碍了无数学生的职场蜕变道路,让多少学生痛哭流涕。
比如:“商业社会,没人在乎你的自尊”。
在我刚毕业的时候,感觉我是舞台中央,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在被领导关注着,在被合作方关注着,在被同事关注着。深怕自己一不小心的露怯被其他人所鄙视,深怕别人刺痛自己的幼小又可怜的自尊。
现在看来,这种心态是完全没必要且幼稚的,因为真的没人在乎你的自尊,更准确的说,社会上最基本的态度就是“你的事关我屁事”,不光没人在乎你的自尊,如果你没有挡住别人的路的话,压根都没人在乎你。大家都很忙,忙着生、忙着死。忙着谈项目、忙着谈恋爱,没有谁有时间天天盯着你看。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样的话、这样的观点基本就是正确又无意义的废话,难道要你说?难道还有人不知道1+1=2吗?而我忘了,曾经的我,真的不知道。并且现在仍然有无数具有学生思维的社会新人仍然被这样简单到近乎常识的问题所困扰。
总要有人来和新人讲一讲这些社会中的道理,总要有人来刺痛拥有学生思维的人。我碍于朋友关系,不希望做这样的事情来影响我与小Q的友谊。但是这样的事情总要有人做——Lydia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
人生这趟列车虽然无一定的目的地,但是在搞懂基本道理这件事上平白耗费太多时间总是过于可惜。前方还有无数的风景,还有更大的挫折和真正的风风雨雨。这么多人在入门门槛这里就卡住了并且一直不得入,实在是令人惋惜。
慕容雪村在《中国缺少一味药》里面提到,国人在很多时候缺少的不是别的,就是常识。职场的常识让Lydia来告诉你,缺少的这味药让《跨越》做弥补。
如果你是一名刚入社会的学生,强烈建议你读一下这本书,对于你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可能是少走三年、五年的弯路;
如果你是一名进入社会两三年的职场新人,这本书也应该在你的书架中拥有姓名,不为别的,只为总结一下这几年在社会上所经历的种种,用《跨越》来印证你对社会的感触,相信会更有感悟;
如果你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建议你快速的阅读一下这本书,并把《跨越》推给你的后辈们,对后辈的扶持是社会人对社会的反哺,也是自身人脉资源积累的优秀习惯,相信我,你的后辈们将会因此而感激你。
文|强仔
于深圳·南山
2019.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