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切都在动》
李茂渊/著
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其实并不喜欢大人问问题,如果他读了一本书,你就问他:“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想法?”,他会觉得很烦的。如果每次读书你都去问,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阅读的兴趣。
家长可能会很着急,这读了书也不知道孩子都学到了什么。其实这要看家长的心态,读书是一件一辈子的事情,我们不能急于一时,最关键的是让孩子有兴趣去阅读。
孩子在看书的过程中,本来很享受爸爸妈妈给他讲故事,享受他正在思考问题的过程,结果爸爸妈妈却着急的问:“你是怎么理解的?”或者“你觉得主角为什么这么做呢?你觉得主角最后会怎么样呢?”孩子的情绪会受到影响。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刚读了一本书,正沉浸在那些值得回味的地方呢,就有人问你,“这本书讲了什么”,你会怎么想呢。
在阅读过程中我是推荐大家可以去和孩子讨论的,但是是基于真正的好奇心。你真的有兴趣探讨的话题,而不是应试式的问题。
《为什么一切都在动》故事讲的是一个特别爱问问题的眼镜猴。每天想个不停,问个不停。他关心流星为什么会动?云朵为什么会动?树林为什么会动?河水为什么会动?时间为什么会动等等。他不仅爱问问题,还会去寻找答案,很爱思考。
读这本书会自然而然有些希望讨论的话题:比如,这个主角是什么动物呢?有人说是树懒,后来我查了一些动物,发现很像眼镜猴。在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里,自然的去拓展的阅读范围。
图为眼镜猴
小眼镜猴问:“流星为什么会动呀?原来是猫头鹰提着它们,照亮回家的路。”我们从图片中看到,不是猫头鹰提着流星,是猫头鹰飞起来,正好流星在它后面经过,小眼镜猴就误以为是猫头鹰提着流星了。当然我是这么认为的,孩子可能不一定,这个时候就可以展开讨论,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人的天性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分享给别人。
故事中小眼镜猴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和自己的触觉去感受到的答案未必是正确的,但是没有关系,只要它愿意动脑筋,总有一天它知道得会越来越多,它的思想也会越来越明白。生活中也是一样,其实讨论中说对说错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成为一个像小眼镜猴一样爱思考的人。
父母的角色是陪伴,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去发现去寻找答案。但不需要时时刻刻考评自己的孩子。考试是老师该干的事,千万别弄拧巴了。
故事中小眼镜猴的爸爸一直躲在树枝后面,爸爸尊重它的想法,虽然书中没有点破小眼镜猴寻找的答案到底是它自己寻找到的,还是爸爸告诉它的,但是我们隐约可以觉得有的答案是爸爸提示它的。家长尊重它保护它,家长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有家长陪伴的宝贝更有安全感,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