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1)樊迟,名须,字子迟。
—题记

樊迟请教学习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教学习如何种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退出去。孔子说:“真是小人啊!樊迟这人!
上位的人喜好礼仪,百姓就没有敢不恭敬的;上位的人喜好道义,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上位的人喜好诚信,百姓就没有敢不诚实的。如果做到这样,那么,四方百姓就会背着襁褓中的孩子前来投靠,哪里还用自己种庄稼呢?”

孔子之所以说樊迟是小人,并不是说他是坏人,而格局太小了。跟着老师来学什么他都没搞清楚,怎么能不让老师着急呢?
术业有专攻,跟什么师傅学什么手艺。这就是孔子想告诉樊迟的!
学种庄稼,应该跟老农学。学种花,应该跟花农学。这里不是说孔子不会这些,而是他的专业不是这个。他的专业是诗书礼乐,是想让你达到“学而优则仕”。
他教给你好礼,好义,好信,将来做一个合格的上位者。这样百姓才能以你为榜样,甚至愿意子子孙孙都服从于你。

樊迟不仅仅没有弄懂跟孔子学习的目的,更是没有弄清老师的能力在哪里。既不懂自己,也不懂老师,难怪孔子骂他小人了。
这样的师徒关系,很难有一个良好的结果。你问老师的,不是老师擅长的。老师教你的,你却总是听不懂。
所以说师徒关系的确定,必须是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师生相长的效果。学生不图虚挂老师的名,老师不会白费了自己的心力。
跟什么人学什么样,是老师的专业。跟什么人学成什么样,是徒弟的能力。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