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寒晨夕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更多人不愿面对这点,转而通过消解别人的努力,来为自己寻找仅有的安慰,这才是loser的表现。”——王小波
庞杂无序的生活因为上周六的专业技能考试暂时告一段落了。
回首过往的点点滴滴,发现生活过得单调紧张,日子没有因为我的努力发生明显的变化。虽然自己心里很清楚,生活的巨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行进了四十多年,才有了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巨变在改革的后二十年才显现出了前二十年积累的效果,我又何必强求自己呢?乾坤未定,一切还来得及。
如此想想,心里也便安然了很多。有时候,人必须给自己找一些借口或者理由,来继续前途未卜的路。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像朱自清的《匆匆》一样,还没缓过神来的时候,时间已经从指缝中不知不觉地划过去了。
很多时候,我们也在追问生活的意义,像做一道陷入死循环的伪命题一样,在挣扎中得出结论,又在怀疑中推翻结论,在活着的路上,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或许是全宇宙最为难解的题。
行走在人流如织的路上,我们遇见很多人,其中有幸与他们中的其中一小部分人相识相知,他们走进了我们的世界,成为我们人生故事的一部分,填补着回忆的空白,有的帮助我们成长,有的阻碍我们前行,但不管谁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最终都会与我们陆续告别,有的是短暂的告别,有的是永久的挥手,有的来不及说再见已然是两个世界。
每每想到这些,内心不免有些伤感疑惑。我们学习知识和技能,努力让自己摆脱蒙昧的状态,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存活的价值,归根结底更多的是为了体验与众不同的人生,成就不一样的自己,而不是人云亦云,别人选择什么,自己就选择什么,在一生做过无数的选择题上面,没有几次是从自己内心发出来的,这将是多么可悲。
于是,当梦想在心中绽放,当岁月一日日把我们变得不再年轻,凌云壮志变得没那么富有激情,日子是否还需要继续,是否还要像曾经在青春岁月里许下的誓言那样,澎湃而斗志满满?大部分的人是很难抉择的,只有少部分的人选择了坚持。
当一个人真正坚持了,且在同一件正确的事情上坚持了足够长的时间,到最后才能真正体会那句话:
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
这两天浏览了一些论坛,关于三十岁以后的生活体会,网友们聊了很多,更多的是彷徨、焦虑。尤其是过了四十的人,面对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回望并没有多少建树的自己,太多的人在感慨,人生苦短,活着太难,有些实在坚持不下去的就不坚持了,最后在遗憾中不得不选择放弃。
这是生活真实的写照,更是一代代人真实的生活体验。太多的人在生活面前找不到方向,在面对无法瞬间改变的生活面前,选择了低头和弯腰。
其实,向生活低头并不可耻。
只是,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就得接受这种生活带来的所有快与不快。绝大部分的普通人不得不面对生活最基本的挑战,那就是生存,在生计得到基本改善之后,精神的欲求不满才是最为痛苦的。
当物质和精神无法同步的时候,生活便容易撕裂。这个时候,人就会因为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而懊悔、抱怨,反思己过,然后经过短暂的奋起和努力,转而又被坚持的无力打回生活的原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人突围成功,成为了更高台阶上的旅人,能够看到更美的风景,结识到更温暖的人。
而前面的人在放弃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放弃了成功之后所能带来的一切美好。
古人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付出与所得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懂得道理,还要将道理付诸实践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很早之前就听到一句话:为什么懂得了那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从成功学的角度来看,懂得和会做是两码事,理论指导实践,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没有实践,理论的东西永远是空洞的,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还是没有实践来得更加实在。
所以,思之,行之,才能成之。
之前听黄轩发起创立的瞬间momentX节目时,曾听到其中有讲到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面的一段话:
“天色微微向晚,天上飘着懒洋洋的云彩。下半截沉在黑暗里,上半截仍浮在阳光中。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当时正值上班的路上,烈日当空,汗流浃背,周围嘈杂,耳边充斥着车水马龙的声音,在听到王小波这段话的时候,感觉当时的自己,真的就像他的笔下描述的挨了锤的牛一样,被生活消磨得只剩下疲惫的身躯。
我是不是悲观主义者,自己也弄不清楚,但是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有时难免也会被带偏。然而,王小波的这段对生活的描述和感慨,却更多的引发了我对生活的思考。
既然生活如此残酷,生命如此短暂,为什么不在有生之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点自己认为对的事呢?当然,我们首先得知道自己的喜好,知道什么才是对的选择。否则,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越久只会错得越深。
多学习,多看书,多思考,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立竿见影的变化,但是在日复一日的锤炼中,我们会变得坚韧,果敢,从容。生活本身存在太多的智慧,需要我们去挖掘,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体会和察悟。
不去发现,日子依然过,也可能过得很好,惬意,悠闲,但若努力并持续地去发现生活本身的哲学与智慧,日子除了忙碌和惬意之外,也许还有闲云野鹤后的豁达豪迈,青云盘龙般的凌云壮志,才能有一天真正有机会体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踏过了渊河,翻过了山峦,“风景这边独好”的广袤与层层惊喜才刚刚开始。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王小波的觉悟如此之深,让人望尘莫及。如果我们能够洞察生活到如此境地,那么这个世界上将会出现更多的能工巧匠,他们将在各行各业发挥着惊人的力量,从而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有深度和广度,更加值得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