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

外滩一景

虽然祖上五代都是上海人,但毕竟是身处农村。从农村到上海城里要通过公交车换乘才能到达。对于小孩子来说,独自出门家长如何能放心,而且你一个人去市区又能去干啥?还不如在家里老老实实的帮助大人干活!有时家里的长辈会带自己小辈的孩子去市里走个亲戚啊,或者去医院看望病人。这都是难得的去市区看看走走,对于我们乡下孩子来说,市区总是充满了神秘,总感到那里是不一样的人呆的地方。每次走在市区的马路上,闻着那马路上特有的气味还真不习惯,有时连饭都吃不下了。那时的空气情况郊区和市区就有很大的区别?

在当时的农村小学,每年的清明时节,总是会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然后去附近的公园走走,美其名曰:春游。这也是农村孩子一年中唯一的一次进城机会。每次春游的前一天晚上,小孩子们都会激动地睡不着觉,通知说的明早6点半在学校集合,小孩子们往往五点就出门,其实小学校离开家一般都不远,也就是小孩子半小时路程。弄的家长,四点多就起来,忙着给小孩做早饭,以及当天在外的午饭。当年的春游可都是自带干粮的。那时的条件一般带的真的是一些干粮,诸如:面饼啊,塌饼啊。用一个袋子包好,放在自己背的书包里面。也没有啥矿泉水啊,饮料。上午八点左右就可以到烈士陵园,祭奠先烈,接受每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完了就是去公园游玩。朦胧中记得当时去的最多的就是动物园了。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那些奇珍异兽都是那样的新奇,这也是增长知识的一种方式吧。但这样的环境中,现在的家长一般都带着孩子在公园里的饭店吃个饭,我们当时就是自己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一起在草坪上坐下,吃点自己带的干粮即可。但每次我出门,总感觉不饿,每次老妈做的各种干粮最后都喂动物了,虽然现在想来当时的做法是不妥的。连回家了都不饿,没准就是水土不服?

上了高中,才真正的有了一次自己独立进城的机会。记得那是某一个周末,因为学习需要买辅导资料,镇上的新华书店没有相应的学习资料,只能上市里找一家大的新华书店。问父亲拿了十几块钱(那时可是一笔“巨款”),从镇上坐公交车到渡口,摆渡过去到市区,再换乘公交车到南京路。当时只记得南京东路上有一家新华书店,很大的店铺。当年的装潢当然没有现在这么精美,却也是古色古香,上下楼梯都是木头的。一排排高高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那时还没实行开架阅读,你要什么书必须得和营业员说,由营业员给你拿书,然后你自己稍加阅览看是不是适合自己。哪像现在可以自由的拿取书籍,在书店里看一个下午也没人管你。那时,拿到书只能稍加翻翻,根据书的内容和自己的喜好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然后就决定买还是不买。记得当年还是买了几本教辅书籍,也可以说是满载而归。有了这一次的独立进城经验,在以后的上大学读书,也是自己一个人进城,爹妈也不用送了。

现在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进城也是一种跨跃,一种优越感吧。其实在今天的上海来说,现在的农村和城市差别可没以前那么大,吃的用的还可能更加安全一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农村,一直以来我对这个称谓都有自己的定义,这主要缘于我的出生环境。我认为的农村不仅是区别于城市、城镇而言,...
    山村黑娃阅读 3,138评论 0 1
  • 随着新世纪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好,农村人去城市里务工的劳务人员也渐渐曾多。 一个叫兰兰的姑...
    古怪的精灵阅读 1,408评论 0 2
  • 叶嘉刚买了一双高跟鞋,8厘米白色高跟鞋在她小小的脚上显得特别好看,这种漂亮和突然增高的的感觉让她莫名地自信起来,付...
    叶人儿阅读 256评论 1 3
  • 情绪影响一切 情绪的惊人力量 有个岛上生活着一个未开化的部落。一天,村里发生了一桩杀人案。为了查出罪犯,人们请来了...
    寇廷聚阅读 828评论 0 0
  • 这是到双溪第二天,早上起来的很早,沿着双溪的街道走了一圈顺便吃了早点,早上的早点有包子铺油条油饼店,包子则是他们这...
    esther围脖阅读 2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