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下两片,仿佛一个人的两张面孔。一半是笑容,一半是眼泪。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美极了的元宵夜,真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从来只道是东风在春日吹开了万紫千红,却不知它还能在夜里吹开千树万树的繁花,甚至能将天上的星星像雨滴一样吹落。
人们都出来看灯。大街上人头攒动,“宝马雕车”,处处香气袭人。整整一晚,看不尽的龙腾凤舞,听不完的锣鼓喧天。
遣词实在漂亮得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写得如梦似幻,尤其是“更吹落、星如雨”两句改七字作六字,中间再加一个停顿,无论从韵律还是文字给人的视觉感受上,都让整个画面既晶莹又华美。而“玉壶光转”一方面写月光明亮,和张灯结彩的场景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光转”指月亮随着时间慢慢移动,呼应“一夜”二字,又是精妙极了。
第二片,依然延续了这热闹风采。“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不断有衣香鬓影的女孩子从眼前走过,令人目不暇接。
从这一句开始,使人意识到“我”的存在了。一个“去”字,点名了“我”的方位。“我”似乎是不动、或者走得比较慢的。所以才不断有漂亮女子从我面前一一走过,她们身上的香味随着人的远离也不断地远去。
“我”是在做什么呢?在这个笑语喧天的场景下,慢慢行走、被情绪激动的行人一个一个经过,似乎有些不大协调。
后一句才说,原来“我”是在找人。“众里寻他千百度”,“我”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找。从开始到现在,从夜幕初降到整整一夜过去,“我”的眼睛在数不尽的模糊的漂亮面容上一个个扫过,不停地找。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世界一下子沉默了。
那一刻,像是放下了所有的负累,“幸福又心酸”(周汝昌语)。
无怪乎王国维拿这几句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未经历“众里寻他”的艰辛卓绝,又怎能体会“蓦然回首”那一瞬间的震撼与感动?
当然,稼轩写这词并非是为了讲做学问。他只是借这爱情的壳而已。站在灯火阑珊处的人,不是他自己,又是谁?
他遗世独立,站在一群人的狂欢之外,孤单而寂寞。
其实,想想自己的一生中有许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常常误随“宝马雕车”,跟着“笑语盈盈暗香去”。而心里真正想要的,却原来在那喧嚣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