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教师,上有成绩压力,下有无数人监督,稍有差池,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而且公众习惯一边倒,这样有问题就是老是这样的舆论导向,导致教师在工作中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甚至有的教师怕承担责任,得过且过,对学生听之任之。
不让体罚,不能开除,我们手中的教鞭早就被紧急喊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俗话说得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办法总比困难多。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几点体会。
一、因人而异捋毛驴。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惩罚方式肯定也不一样。就像病人去医院看病,医生肯定是一人一方、一人一药。 比如有些顽劣异常的孩子,在批评教育无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顺势而为、采取捋毛驴的方法。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名叫张强,可是他的学习实在不强、惹是生非的本领却异常突出。经常把老师气得倒仰,自己却幸灾乐祸。
初接这个班,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首先肯定他有号召力,并且让他帮老师出谋划策,他觉得受到重视,非常开心,不仅自己不再惹是生非,而且还帮老师管理班级,效果非常显著。
二、糖衣惩罚最有效。
先给一个甜枣,再打一巴掌。或者先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安慰一下。让糖衣淡化惩罚的苦涩,这样就可以削减学生的抵触心理。让苦口婆心的批评,巧妙地裹上甜甜的糖衣,效果再好不过了。
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叫林帅,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变得无法无天,被老师们称为混世魔王。
一次同学向我报告说他扯女同学的小辫,我让同学叫他过来他满不在乎的过来了,我说:“林帅,你还真给老师面子,叫你过来你就马上过来了,从这一点来说你还真是个好学生。”他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接下来的谈话就比较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三、新型惩罚效果佳。
我们不仅要糖衣,也要有炮弹。不让体罚,不代表我们不能惩罚,毕竟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
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就很调皮,经常和老师唱反调,每次在学校惹了祸,他的父亲郑洪升就要罚他写一篇检讨,要求过程具体、情节描写细致,结果他的每次检讨都写成了一篇情节生动的小作文,他的写作水平也一路飙升,最后竟成了非常著名的作家。
四、赏识教育要精准。
赏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扬,但是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表扬,或者表扬孩子的全部,而是一定要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进行表扬,这样精准的表扬,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真诚。
陶行知先生有一天无意间看到一位男生正在殴打同学,便上前制止了这位同学并叫到校长办公室,当他回到办公室的时候,这个男孩已经在办公室等了一会儿了。
陶行知先生从口袋取出一块糖递给这位同学:给你的,这是奖励,因为你比我早到办公室,说明你还有纪律性。接着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递给这位同学:这还是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大同学的时候,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这个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接着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了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也很勇敢,所以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候男同学感动地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我道歉。于是陶先生又逃出一颗糖:既然你已经认错了,说明你也很有责任感,并且懂得及时改过,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也发完了,你也明白了以后该怎么做,那么我们今天的谈话也就结束了。
亲爱的老师们,在如此高压的舆论导向下,体罚学生就是我们的禁区,我们千万不要越雷池一步,以上的几种教学方式亲测有效,你不妨也来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