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了这麽个事,有个本科毕业的男青年刘某,长相清秀。到了适婚年龄,家长给他介绍了对象,见了面,家长对女方还是很满意的。反而是刘某,提出一个要求,他要求女方有房。他自己没有房子,收入也不足以买房,但他明确要求女方有房子,否则就是不娶。
当我看到这里不禁很感慨。前段时间,新闻里有个男的因为失了业,就被老婆赶出家门,在外面游荡一天也没吃上饭。最后到了派出所,一阵大哭。警察安慰了他一下,也没传唤他老婆。不知道这男的日子以后过得怎么样。打工现在也不是那么好找的,还有一家子需要养,可不就是难嘛。反观,前面的刘姓男青年结婚知道要房子,有了经济保障,就是给自己争得了一份权力,可不就避免了结婚了没收入时要被扫地出门的窘境。
事情的发展总是一环套一环。今早又看到一则新闻,有的男青年说,不准备用父母的钱为自己买房结婚。我想这也是合理的要求。他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就攒下一点钱,供他们自己养老已是不易。男孩子确实也没有必要再找父母要钱买房。现在的女方,也不可能是被人家几代捧在手心了。
也就是这一个多月的时间,男性的择偶心理就发生了如此多的变化。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反映。男青年思想的这种转变也是可喜的。
如果男青年早就有这种思想,那房价还能炒起来吗,靠丈母娘自己是拉不起房价的。当婚姻越来越理性,社会反而会越来越稳定。
人这一生,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就受穷。与其到了中年走到心力交瘁,不如早早择偶的时候就看清自己的能力和要求为好。不可盲目结婚,经济因素要充分考虑。计划走到前头自己就不受委屈。现代的年青人和过去的几代都不同,他们也没有过去那种一眼望到底的生活方式可依附,什么都要自己打算,可不就是越来越独立了。这代父母已经无法控制住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了。在婚姻方面,父母再想逼孩子结婚已经很难了。现在只有可能是国家逼婚了。最新的新闻传来,日本已经开始征收单身税了。正式采用国家级逼婚。我看了下新闻下面的评论,一个典型的评论里说,交十辈子的税也没有一次婚姻耗得多,就是不愿意结婚。看来除非国家分配对象,这届青年要刚到底了。但是,国家一旦分配了对象,那工作要不要分配,房子要不要分配,子女入托怎么搞,恐怕也不是一次性分配对象这么简单,以后的事就多了。国家分配对象的可能性也不大。
网友们经常调侃,中国有两亿多未婚单身人口,这两亿多人还互相看不上。西方媒体则认为中国单身经济已成为一个经济增长点。
我看未来,结婚是越来越理性,人们也不会盲目地生孩子。这个趋势很难改变。
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女方结婚不愿意扶贫,男方结婚也怕负担过重无法承担。可不就是谁都看不上谁。
其实,单身和结婚都是个人一种选择,单身未必不幸福。结婚也未必幸福。个人把自己安排好就好。不要结了婚被生活压得承担不起,崩了盘那就不好了。也不要单身了,享受不到儿女绕膝的乐趣,一辈子觉得后悔。不需要非买了房才结婚,也不应该随随便便就生孩子。尊重自我的选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这才是良性的发展。
中国走到这个阶段,终于小两口的日子就是两小口的日子,毕竟起了买房不用靠父母的头,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90后是悲壮的一代,他们不像长辈,50后60后生孩子多,那时候把孩子养大就能找个饭碗,孩子也容易活不是。现在AI革命,工作岗位会越来越少,生孩子不是一拍脑袋就能生的,生了要怎么养,怎么谋到饭碗这都是小家庭不能不考虑的事儿。
有一批人主动不要孩子,这是出于对自己及自己家庭的保护,这也无可厚非。有一批人出于自己生计及发展的要求,连婚姻也放弃,这也是人家基于自己条件给自己安排的人生道路。
本来单身男女找不到对象,享受不了天伦之乐已经不容易,不说社会欠单身青年的,只说单身是承受了社会发展的成本。再逼着单身青年成婚,把他们搞到崩溃就实属不该了。
看来,把个人的权力还给个人,这就是现在最好的方式。生活不是完美的,生活要付出很多代价。不管采取哪种生活方式,个人能够为自己争得一份幸福这就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