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说: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当一个人内心积压了太多紧迫内容却无法与外界产生链接,或者不敢与外界产生链接的时候,危险就来了。
听说北大每年都有自杀的学生。人们总是诧异:为什么天子骄子众人羡慕的北大,也会出现自杀现象呢?
自杀难道不应该是失去前途,万念俱灰的人才有的选择吗?
这种看法过于功利:把人的需求仅仅归结于个人所处的物理位置,忽略了人精神上最基本的需求——被理解的归属感和存在感。
有一个高二的男生,因为寒假前的期末考试被老师没收了手机,考卷作废而自杀。
自杀的地方是离家不远的一条河。不知道他当时在河边坐了多久,内心有过怎样的交集。那么冷的天,那么冷的河水。
家长到学校找不到人,学校监控显示该生离校了。那些天,家长到处张贴寻人启事,那个男孩子的长相,怎么看都不像是会自杀的样子。
一个星期后,警察在那条河里发现男孩子的尸体,已经泡得发涨了。奶奶哭得晕死过去,父母都是农村人,平时很忙,一直为儿子能考上重点高中而骄傲。上周还回家吃了饭,拿了冬衣到学校。没想到竟是永别。
还有一个例子,也是高中男生。上课看手机里的有色片子,被老师发现后没收手机告诉家长。家长都是文化人,父母共同批评教育一晚。第二天早上,男生跟平时一样穿了校服出门上学,在楼道里换下校服,穿上自己的衣服,选了一个偏僻的落地,从11楼跳下,没了。
还是男生,晚自习考完试,对了答案后从学校9楼跳下。这个男生成绩不错,985的材料,据说是接连几次考试都没有发挥好。
这样的例子,网上可以查到很多,也许我们身边就有。可是谁也不会将这些孩子跟自己的孩子联系在一起。
自己的孩子多么正常啊,有说有笑的,能吃能喝的,这样的事无论如何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了解TA们内心的孤独无助无可奈何吗?了解这个时代的孩子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吗?
那些跳楼的,跳河的孩子,不会提前跟你说,爸爸妈妈我要走了。
他们在你面前永远看起来好好的,说话跟平时一样,睡觉跟平时一样,上学去跟平时一样,其实内心早已一片荒凉。
他们习惯了在你面前表现得若无其事。你训斥,打骂,惩罚,他们最多哭一哭闹一闹,哭完闹完又跟没事儿似的上学去了。
他们在你面前无话可说。因为你早已经用你的言行堵住了他们的嘴,他们已经习惯了在你面前掩盖自己。
他们知道,很多话是不能跟你说的,说出来只会给自己惹来更大的麻烦。
他们知道你爱的是分数不是他,是面子不是他,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是他,是你自己未完成的理想不是他。
处在这种境遇的孩子,遇到问题如果身边没有人疏导,当他内心的压力超出他所能承受的极限,结果是很危险的。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太脆弱,动不动就自杀。以前生活条件那么差都没有听说什么自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反倒动不动就自杀。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以前生活条件差,缺的是物质。物质的匮乏导致生活环境简单不复杂,集体主义很容易推行,思想简单好统一。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生活环境也越来越丰富复杂,开始崇尚个性化,主张活出自己。
这种社会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被投放到应试教育这个集体化的军事基地,内心的矛盾冲突日益尖锐。
一面是学校高压的学习环境,一面是内心渴望自我不肯驯服的青春热血。
矛盾积累激化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发生极端的事情,比如辍学、犯罪、自杀。
能够走到自杀这一步的,都会有一个漫长的铺垫过程。那些看似导致自杀的表面原因,只是一个导火索,究竟有多少孩子背着炸药包行走在家与学校之间,不得而知。
心理学说:无回应之地,是绝境。当一个孩子内心发出的声音收不到回应的时候,他还能支撑多久?当他内心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却屡屡收不到回应的时候,他还能支撑多久?
幸运的孩子一直把肩上的炸药包背到高考结束步入大学,肩上的危险自动撤离;不幸的孩子在这之前遇到导火索,引爆炸药包,提前退场。
没有人知道肩上背着炸药包的孩子有多少。有时候可能TA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背着那个包。
直到某一天某个事情出现,那个孩子才能够听到自己背上的导火索“滋滋”地在响。
生与死,有时候只是一念之间的事。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家长在这个时候可以起到两个作用——用理解和认同来化解矛盾,帮助孩子解除危险。或者用不理解和压制来激化矛盾,帮助孩子背上危险。
那些自杀的孩子,我相信都是在家长那里得不到理解认同的孩子。
麻烦的是,现代社会,不少家长自己本身也有很多问题得不到排解和疏导,TA们自己也生活在一片荒漠中,疲于应付。
大人自己内心装了太多垃圾无处丢弃,孩子这个家庭里最弱势的个体就成了大人的垃圾桶。
唠叨牢骚和抱怨,甚至限制和打骂,看似在管教孩子,其实是借管教之名发泄私愤。
不是孩子不听话带来的愤,是自己在外面积压的无处排解的愤。
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在身边的就不是留守儿童了吗?那些把孩子丢给老人养的,工作忙得根本没时间给孩子的,即便同在一个屋檐下,眼前的孩子跟留守儿童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味地将责任归结于应试教育和学校是片面的。
因为学校只是执行机构,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没有哪个学校可以自行其是放松对学生的管理。
再加上家长的功利之心驱使,学校如果不重视分数就招不到生源。
这种环境下,让老师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为老师自己也同样生存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之下。校长也是。
唯一有条件脱离应试教育生产线的,只有家长。
家长应该成为学校和孩子之间的缓冲地带,而不该和学校一起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
一定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挣钱吗?钱比孩子还重要?
或者,下班回来看到TA就来气——为什么不能先写完作业再休息呢?为什么学习这么紧张还要玩手机?
又或者在陪读,其实是在监视。关心,却关心不到点子上。总想了解孩子更多的信息,却总是听不到TA在说什么。
你心焦虑,再怎么掩饰都瞒不过孩子的眼睛。
你给的,不是孩子想要的,甚至是孩子反感的。
如何解决?
若要TA放松,你要先放松。
若要达成共识,先要理解和尊重TA。
杀死孩子的,不是人穷,是心穷。心穷,你还能给孩子掏出来什么呢?
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陪伴,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那么容易滑到边缘。
现在的很多父母已经注意到孩子的教育陪伴问题,并已经在行动了。TA们的孩子是幸运的。
别以为你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没事了,孩子是你的,不是老师的。
老师有那么多学生,你这个孩子只有一个。
不要让TA们成为父母身边的留守儿童,看似有家的样子。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不要让你的孩子背着炸药包,生活在荒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