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提时的英语,完完全全局限在英语课本里,就像我一直认为,别人问:“ How are you?”我们一定要回答:“Fine,thank you,and you?”一样。等我的孩子开始有更广阔的天地来学习英语时,我才知道,这个回答在外国人看来其实是很可笑的,每次去见儿子的口语老师,惯例是老师见面时用高亢的声音问:“ How are you?”,而我下意识就想说:“Fine……”,我儿子却会用更高亢的声音直接说“I'm Happy!”
孩子很小的时候,偶尔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安妮鲜花的一本书,从此对自然拼读法产生了兴趣,虽然系统教育仍然采取传统的方式来教,但在孩子心里先埋下一颗种子,让英语的拼读不在是死记硬背,也许有一天他找到真正适应他的方法,不为“听说读写”所累,是我当时唯一的想法。
磨耳朵是当下里非常流行的一种,给孩子多听,英文的歌曲,英文的儿歌,英文的故事。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确实是接受度比较高,这个阶段不能急于求成,不要着急输出,培养兴趣,培养语感,连带着培养了节奏感。
大一点的孩子,比如幼儿园中班以后,则可以更深入的去学习,正规的培训机构,正统外语环境来的老师,轻松自在内容丰富的教学氛围,是孩子继续保持兴趣,又能系统学习的基础。如今也有许多线上的教学,如果确实资质足够,也不失为孩子学习的一个好途径。
目前我们家哥哥和我一起读绘本《女巫温妮》,书里分中文部分和英文部分,中文部分,是我读给他和弟弟一起听的,而英文部分是我单独念给他让他翻译的,而对于英文部分所有我不熟练的单词发音,都是我事先一个个查好,记住,然后才读给他听的,我要给的是我最大努力下的正确发音。这对我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学习。
就如同我标题里说,是你和孩子的英语启蒙,我并没有说“孩子的英语启蒙”,我始终认为,学习这个东西,必须是家长同步的,孩子会的你也要会,甚至要比他还努力,一起背单词,一起写句子,甚至要学的更多更广。
我的孩子在和外教学英语的两个小时里,并没有惯常的和所有等待的家长一样,坐在那里刷手机,而是约了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在附近学了古筝。学完第一阶段抱了架古筝回家,孩子真的满脸都是崇拜,围着转了好多圈,甚至饶有兴味的听我弹了弹,虽然我的阶段初级的不能在初级了,可孩子觉得你真棒,我也要努力了,这样孩子也有前进的动力。
虽然可能有一天,你会跟不上他的步伐,但能跟上一天就一定要跟上,当然,希望‘跟不上’这个时间拖的越后越好,一生与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永远也不会被孩子嘲笑‘OUT’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