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是一种通过自我体验家庭关系,来解决目前困扰自己的问题。
第一天上午,学习从个人出发探索自己
1.热身:自我介绍,冥想,用眼睛对话,肩膀对话,握手,屁股对话,鼻尖对话
2.闭眼在场地由慢到快的行走(中间有音乐,有禹辰老师的催促),感受不同的手并找到与自己对练的小伙伴
3.模拟体验:与看手机的人对话
与忙于手中活计目光不看你的人对话
4.体验肢体接触:抚摸肩部与抚摸后背脊柱不同的感受
第一天下午:压力之下的应对姿态,(求生存的应对以及自动化的显现)
1.演练:先生半夜喝酒,没告诉妻子,很晚才到家,体会不同的应对姿态的自动化反应
2.四种应对姿态的演练,对站两排,分别就指责型,讨好型,打岔型,超理智型,进行感受
这四种类型全都是在压力下的自动化的反应,强迫性的重复,是定义联系下的反应
指责型的人:照顾自己和情境而忽略他人。内外经验:孤单而失败的。都是你的错,只要没有你,全世界就都好了。资源:自我肯定。这类型的人肝不好。
讨好型的人:照顾到他人,情境,但忽略自己。语言是:同意。行为:谦逊,哀求。资源:关心他人,敏感。这类型的人胃不好。
超理智型的人:照顾情境,忽略自我和他人。语言是讲大道理。资源:理智,逻辑
打岔型的人:忽略自我,他人,情境。行为:引起注意。资源:有趣,自发,创意
3.练习:四种类型的人分成不同组,围城圈,在纸上梳理出本类型的人都有哪些资源。完毕之后请其他组成员念给自己听。
4.觉察自我:相互讨论。怎么使用自己的应对姿态,从中获益什么,付出什么代价。
5.三人小组:总结自己的前半生,讲给别人听
第二天上午:
1.练习天气预报:将自己的此时此刻的心情讲给对方,一般是比较窘的心情.也可以将感激、欣赏报告给别人。
2.练习心墙
将一根绳子横跨在两人间,请两人分别扮演攻方与守方。攻方要想办法跨过绳子,守方要守住自己的阵地。
感悟:要核对预设
第二天下午:家庭系统
1.舞动,随意舞动
2.挑一个像自己的伴侣人,扮演伴侣。挑一个像自己爸妈的人上台。分别了解这些人都是哪种类型的人,大家一起讨论买房子。
影响系统运作因素
个体先天气质,出生序位,家庭结构,爱与被爱的经验,家庭的动力。重点讲述家庭序位的影响。运用雕塑的方法请不同人代表大孩子,二孩子,三孩子,四孩子。通过位置的迁移使大家体会每序位孩子的性格不同。造成的人生不同。
晚上:原生家庭图
请大家画了两种类型的18岁前锋家谱图,一种是萨提亚的家谱图,一种是结构型家谱图。
第三天上午:练习家谱图
以一个成员的家谱图为例,以个案形式呈现该成员的家庭模式等。
下午:对原生家庭的冲击与探索
1.家庭关系,成员特质,家庭规条,未满足的期待,家庭的失落,家庭的秘密,感受,冰山,家庭的主题,总结
2.林文采的心理营养:接纳,感激,欣赏,庆祝
链接内在小孩:写给自己小时候的一封信。其中要有接纳,感激。欣赏,庆祝。
第三天:上午:父母关系
18岁前锋父母关系,他们关系有没有影响到你。
你对婚姻的看法是,父母有没有影响到你
爸爸妈妈都是什么性格的人,尼继承了他们什么特点,你讨厌他们什么特质。
与父母不一样的是,你喜欢你的什么特质?
你对孩子的教养态度是什么?
晚午:链接内在父母(空椅子疗法),利用空椅子技术帮助一个成员与自己的父亲进行链接。
爸爸妈妈我想让你们知道,当年…… 我从你们身上学到了 我和你们不一样的部分是 我决定(继承或放下)…… 我希望 我感谢
第四天:成功分离五步骤
出生三个月前,父母要无条件接纳
1.混淆:三个月到三岁,接纳情绪
2.开始分离:四到五岁,孩子希望得到赞同
3.继续练习:六七岁,开始有不同观点,要表达自我了,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度表达自己的机会
4.回避矛盾:孩子有自己的观点,所以有时会觉得与大人不一样会觉得孤独和怀疑。
5.分离成功:有自己的观点,家人也有自己的看法,可以接受不一样。
分离不成功就会造成两种情况:我离不开你或我必须离开你。
也叫过分的投入或情感割断(撕裂性分离)
视频:过分黏连的母亲与儿子儿媳的战争。
下午:影响轮
18岁前对你影响最深的家人或朋友,将自己名字写在中间,将家人或朋友根据跟自己的远近关系用线条以及距离表示出来,并在家人或朋友旁边写三个性格特质,家人或朋友以6-18个为宜。
以其中一个成员为例,以个案形式解决一个问题。
晚上:
过度指责,过度保护,愧疚感抓取孩子,束缚孩子,软控制。
以雕塑形式表现
最后:三人小组以雕塑的形式互练表达,接纳,欣赏,感激,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