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薛娟的第51篇原创】
2017农历新年,是我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仿佛是一早就做下的决定。当然为了不伤粑粑麻麻的心,委婉撒了一个小谎:说没有高铁车票了。(没有车票,堂姐姐也愿意开车来接我回家啦,但是我想法是:不想辜负这可以拿来沉淀的假期)
当然我深切体会应该回家陪家人,但一旦回家,就会到达一个每年都会上演的被喂养、被溜亲戚的几十年不变的桥段。说是陪,好像也没怎么陪。坦白讲,在这方面,我真不是一个成熟的人。
我的粑粑麻麻包括爷爷奶奶习惯了为下一辈付出,所以从小到大我们都是被付出的那个角色。我也觉得应该回报、应该陪,可是我不擅长陪着他们唠他们喜欢的嗑。虽然平常一半的时间我也是一个外向的人吧,但一回到家乡那种语境,我仿佛变成了一个不会说话的人(捂脸)。
在这方面,我的堂姐姐明显就比我擅长,她可以跟大家开玩笑。可我和家人对话,一说出自己的价值观来,比如“青年人应该好好努力,不只是因为钱、还因为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这些,仿佛牛头不对马嘴。我也知道对于大家来说,这些话很不接地气啦。
网上流传很多怼亲戚的段子,但我也不想怼他们,一是过年嘛伤了大家的心情这样不好,二是他们关心的也是对的、是因为感情深才关心,三是价值观的不同是因为生活年代的不同,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怼他们干嘛呢?
跟我盆友不同的是,我发现我的盆友都能跟粑粑麻麻表达爱呀抱抱什么的,但我的家里粑粑麻麻都不是太习惯表达感情的人,除了我的奶奶,无论我多大,我奶奶都还能最亲昵的语言称呼我。所以我也愿意跟奶奶表达想回报他们的想法,但如果跟粑粑麻麻,能在微信说出口,都已经是怪怪哒的啦(捂脸)。所以我很羡慕我的盆友。
而一个人安静地处处假期,能让自己看书、做饭、晒太阳,别人觉得这样是孤独的,听起来好像的确很孤独哈,一个人在他乡一个人过年,但也还好,保持着自律的假期,内心是富足的。一个人沉淀下来,不去跟人挤高铁、挤大巴,晒晒太阳,写写文章,把平常没理顺的家务、心情都理顺一遍,这不才是假期的正确打开模式吗?
有人觉得这是多么多么拼命,假期了不回家。可是对于我来说,这不才是一年最好的开端吗?哦,不对,一年的开端早从元旦就开始了(农历总有那么点忽悠人的意思)。可是真实的情况是,2018年快要过去1/6了,我不是多么拼命的人,但对时间的感知和对自己一路走来的回顾,让我的确充满了危机感。那句话是对的:我需要努力很多年,才能和一些人坐在一起喝咖啡。人不能骗自己,一方面喜欢良好的物质条件,一方面又哄自己做个平凡人。
可是对于一些人来说,真的很努力才能够得着“平凡人”这个称呼,不是吗?!
还是那句话:最怕一辈子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2018年2月18日pirrer记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