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思考了很久,脑海中出现了最近看的电视剧《功勋》,突然意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整个成长进步的过程,不正是对这句话的验证吗?而那一位位为中国的强大和进步作出贡献的“功勋”人物,不正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了这句话吗?
我们来讲讲大家最熟悉的袁隆平先生的故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袁先生的“杂交水稻”研究项目,不仅让中国人吃上了饱饭,还让全世界人民吃上了饱饭,这可是为全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
你知道吗?袁先生一开始并不是研究水稻的。他大学毕业留在农校教书,致力于超级红薯,超级西红柿等的培育,并且还为学校拿到了两杯,可是一次大胆的自我检讨,伤害到了学校领导的脸面和利益,因此惹怒了校领导,被发配到农校合作的偏远山区去劳作。
为了去到那里,他差点搭上自己的命,他住在自己熟悉的公社管理员的家里。在这里的日子,他终于体会到什么加饿肚子,他眼睁睁地看着管理员的爹活活饿死,临死都未吃上一口米,这一刻他忽然明白,自己的使命是要让所有人都吃饱饭。
曾经他的恩师有找过他让他改研究水稻,可是他觉得自己是门外汉,拒绝了恩师。可是这一次的劳作经历让他,明白选择水稻研究才是他的使命。这是第一次,他明白了自己作为第一批国家培养的农业大学学子,应该肩负的使命是让人民吃饱饭,而不是仅仅做一些可以拿奖的研究。
作为门外汉的袁先生,开始了如何让水稻多产的研究,这一路走来真是不容易,有天灾有人祸,而袁先生因为有妈妈教给她的勇敢、乐观、善良、坚持的理念,一次次被打败,却有一次次站起来。
当别人认为他不是研究水稻的专家,他还是犯错之身,不信任他时,他不管别人的风言风语,坚持种植水稻。
当他发现了一些研究思路时,跟领导跟专家探讨,被告知日本,美国早已经研究解决过这些问题,可是答案却未可知时,他的理解反而是证明自己的思路没有错,只是需要自己去摸索出答案,并且还想让中国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头。
当他决定做杂交水稻的路线时,别人都讽刺挖苦,觉得有专家在这条路上走了那么多年都没有走出来,把自己都逼成了疯子,他一个半路走上这条路的人,能搞出什么名堂。甚至一直有人在他探索的路上捣乱,多次破坏他的秧苗和实验成果。
他的一生痴迷于研究水稻,并且一次次从失败中学习成长,不断想出新思路新方法去解决遇到的种种困难,最后他终于实现了他的“禾下乘凉”梦,他用自己的成果给那些不相信他,阻碍他的人,以响亮的耳光。
如果袁先生继续研究红薯,我们就不会有中国杂交水稻走在世界前面的骄傲。如果袁先生退缩,也选择相信杂交水稻成功不了,日本美国都没有研究出成果的事实,那么这个“禾下乘凉”梦,也终究没法实现。中国人的饥饿问题,乃至全人类的饥饿问题依然,未能得到解决。
沿着就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
个人的成长进步,需要大胆改变思想,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时常脱离一次自己的生活轨道,让你的生活多一些可能。
国家的进步,需要思想的改革,去支持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的人,去推动那些让国家强大的研究项目的继续前行,让国家和人民在世界立足多一些可能。
世界的进步,需要人类改变思维,作为人类共同体去,不分国界,不分人种,一起去推动整个社会前行,让人类的未来多一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