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米

      在南方生活也有二十年了,对南方大米还是不太习惯,特别是最近,消化功能紊乱,感觉吃下去的每一粒大米都停在中脘,既不上也不下,硬硬的凉凉的,非常难受。

      从小到大,我把长粒偏透明的大米归为南方米,短粒偏透明的称为北方米,还有一种长粒发白的在我的认知里没有南北之分,通通叫糯米(我们北方也叫江米)。  我是吃北方米长大的,记忆中的味道是软糯香甜,凉热皆可口。但是,自从过了长江接触了长粒南方米,米饭常常变得难以消化,粒粒在胸。这也可能跟长期吃食堂有关,特别是学校里的食堂,也不能期望太高。后来我百度过南方米的特点,生长期短、出饭率高、价格便宜、适合储备等特点无一不说明为什么在学校的食堂我总是遇不见记忆中的东北大米。当然,它还有一个特点——易消化,我可一点也没感觉,在读博的最后几年里哪怕一小口都能让我难受一星期。

      而今更多的时间里,我更喜欢在家做饭。说来奇怪,在广东的小二十年里能吃到好吃的大米的回数也是寥寥。老公作为南方人对大米要求不高,经他手买回来的大米质量也参差不齐。多数时候他也照顾我的口味买些东北米来吃,但是,我吃着总也没有从前记忆中的味道。

      今天有点疯狂,或者是消化不良带来的痛苦,我在一天之中买了三份东北大米。有超市里直接买的,有京东商城网购的,还有团购群里团购的。多尝几份,也许有惊喜,毕竟,消化不良这种闹了多年的老毛病我确实克服不了,必须屈服。当然,也许记忆中的味道再也碰不到,因为记忆本身就有一些主观性,但是,尝试和期待一定不会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