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身边不断的有骗子出现,而且是相似的骗局,有人也总会陷入其中。骗子究竟用了什么手段,能让有些人屡次受挫,还心甘情愿的认为是自己时运不济,遭遇受骗只是自己命运的一个坎。
让我带你走进,毕业于哈弗大学的美国作家玛利亚•康妮科娃写的《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一书,揭秘骗子行骗的手段以及什么样的人容易受骗。
首先来介绍一下作者。 康妮科娃以优等的成绩毕业于哈弗大学,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心里学博士学位。她是《纽约时报》畅销书《福尔摩斯思考术》的作者,同时也在多家知名媒体上发表文章,比如《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等等。
作者通过很多国际案例,揭露骗子行骗的过程,分析了骗子的心理和骗子采取的手段:
据科学研究表明,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变态或是自恋情节的人更容易成为骗子,如果他们遇到合适的机遇,两者同时出现,骗子就诞生了。
骗子惯用的行骗流程是料敌机先、动之以情、请君入瓮、完美故事、取信于人、欲擒故纵、得寸进尺、逃之夭夭与斩草除根。其中的主要手段是料敌机先的搜索目标,然后是讲完美故事,最后计谋得逞果断逃离。
收索合适目标,是骗子在行骗过程中的第一步。在茫茫人海中,他们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身边人的生活背景、此时的心理状态、个人有那方面的欲望。在大范围的撒网以后,收集具体的信息,然后再进行筛选,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目标下手。
那什么样的人会成为骗子的目标人物呢?
贪图天上掉馅饼的人
特别容易相信他人的人
生活和心理正处低谷的人
正如生活中女性遇到的感情骗子,多数女子的感情生活不顺利,极度渴望有一个特别关心自己的“贺涵”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骗子就抓住了目标的这种心理,专门找这类女性聊天,给予她们缺失的心理温暖,一步步设下陷阱,让目标陷入骗子的圈套中。
前几年在广西南宁,警方接到4名女性报警,称被共同的“男友”骗财骗色。原来该男子穿着军官样式军装,谎称自己是军人,通过网上聊天与不同的女性交往,满足她们的心理需求,去获取女性的信任,让毫无防范的女人陷入财色双失的地步。骗子落网以后根据交代,警方初步估计,犯罪嫌疑人至少与40多名女性“交往”,并成功骗取20多万元。
编织完美故事,取信他人是骗子们成功行骗的一个重要手段。成功的骗子都是会讲故事的高手,利用人性的弱点,通过感情攻势,把目标引导到感性思维的套路里。心里学家西摩•爱泼斯坦指出,理性思维会带来“对的”选择、正当的影响和正确的行动,与之相反,情感则会让我们用“绝对的、个人的、具体的、不假思索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方式进行思考。
纵观好多骗老年人的案例,他们都采取了赢取感情攻势,无微不至的照顾,先把目标人物引上钩,然后推销产品,把产品说的神乎其神,老人也心甘情愿的上当受骗,有时自己还深陷其中,以为不是受骗,只是自己的时运不济受到损失。
听老公讲起他爷爷被一个中年妇女骗钱经历,让人觉得骗子好可恨。爷爷出门买鸡蛋,买了五斤鸡蛋,由于没有零钱,直接给了卖鸡蛋的100元钱,卖鸡蛋的拿住钱看了看,说钱看的不对劲在给换一张,接连让爷爷给换了八张,钱在骗子手中经了一翻轮回,后来爷爷回家以后说这八百元钱怎么回事,让公公给看看,才发现变成了真的假钱。
爷爷说看她长的一副老实人的面相,还带一个孩子,怎么就是个骗子,我的钱是刚从银行拿出来的呀,公公说卖鸡蛋的把自己的假钱和爷爷的真钱掉了包,说成爷爷的钱是假钱,一直让爷爷给换,趁爷爷低头拿钱时,骗子就把手中的真钱换成了假钱,谎称爷爷的钱是有问题的。
逃离是骗子成功行骗的完美结局,怎么在行骗以后还能顺利消失。在书中作者介绍了骗子为什么能顺利消失的原因。骗子对人性非常的了解,他们利用人们对名誉和评价的重视,让受骗者为了自己的名誉不想去说,不想报警,只是内心告诫自己,只当花钱买了一个教训,要到最后弄的人尽皆知,众人的评价会让自己受不了的,要不就是骗子让你保守秘密不敢泄露,要不就是受骗人不想让自己的名誉受到威胁,让骗子逍遥法外。
生活中的骗子就是那么防不胜防, 骗子是不会把骗子顶在自己头顶上,让人们知道我就是骗子,骗子有些长的还挺和蔼可亲,一步不小心就会掉入骗子精心设计的圈套里,这就需要自己练就火眼金星,识别骗子的套路,以防上当受骗。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非常细致的分析了骗子的行骗手段,是非常值当去拜读的一本防诈骗书籍,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自己能够识破骗局,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