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阮读书,第72篇,持续写,是提升写作的第一战略】
结束北京之旅,我们踏上了回外婆家的火车。
这次我们对面的下铺是一位拉扯俩娃的二胎妈妈,她从石家庄上的车。
从她一上来那刻起就能猜到这趟旅途注定不寂寞。
刚走到床铺边,她先是抱怨床边没地方放行李,她不愿放上面,我们能理解她的不容易。先生帮她挪了个位置。
还没等她放完行李,旁边俩孩子就在一旁大喊“妈妈好饿,快帮我们弄吃的”。
正在吃饭的我们赶忙安慰说我们吃完了给他们挪地儿。
刚放完行李不久,列车员路过,二胎妈妈叫住并告知她要给孩子补个票。得知她因没抢到票原本买的是北京上车到目的地上一站下车后,列车员告知,孩子补票地点要随大人一起。于是她便开始和列车员理论,反对这种不合理制度,由开始的小声到后来的骂骂咧咧,整个车厢突然安静下来,只听见他俩的声音。无奈,列车员叫她到车厢连接处沟通去了......
沟通回来,女人嘴里还嘟囔着,这个12306太恶心了之类的话,后来在和我无意间闲聊时说她提前一天买的票买不到。为了让她心理平衡,我暗示她我们提前一周多买的,当时页面提示还很充足,建议她下次提前一点买。她好像并没有听进去。甩出一句,太难买了,每次都是这样......
等她终于闲下来才开始慢慢给两个孩子泡面,此时大概快晚上八点,车厢里陆续有人开始睡了。突然从耳边传来一阵大哭,转身一看,是两个孩子中偏大一点的姐姐因没及时给弟弟先吃,抢了弟弟的面,弟弟急得大哭起来,妈妈反手就给女儿一掌打在背上。这下两个孩子都哭了起来。只听姐姐边哭边说“你只关心弟弟,不关心我”......然后不知道这位妈妈吼了句什么话,把正和我一起坐在过道处玩的儿子吓得赶紧跑到他爸爸身边。我还没反应过来,再听到她一句怒吼把我吓了一跳。
大概是觉得她一个人带娃的不容易,车厢里也有其他带孩子的家长,大家都选择了多给这位妈妈一点时间处理情绪和照顾孩子。
大概晚上九点多,对面的小女孩又哭了。因为离得近,我大概能看到整个过程。女孩想睡觉,但如此小的床位要睡下一大两小是热别困难的。在两个小朋友抢夺被子的过程中,姐姐又把弟弟弄哭了,但这次我看得出来是弟弟抢走了被子和枕头,占了大半个地方,姐姐蜷缩在角落里。她请求妈妈帮忙,但换来的是妈妈地吼骂声,她委屈得大哭,后来大概是哭得太累妈妈也不理她哭着哭着睡着了。
一觉醒来不到六点,姐姐和弟弟起得早因为要吃早餐妈妈没来得及泡弟弟哭了,又因为各种争执吵闹和哭了好几次。这位妈妈基本每次都是维护弟弟,对女儿的诉求几乎不理,甚至好几次上手直接打压。
女儿为了找存在感每次都边哭边大声诉苦,大概希望旁边有人能给她主持公道一样。但这事旁人大概是爱莫能助。
每次看见两个孩子哭,我儿子都会问:“妈妈,他们在干嘛呀?”或是在一旁凑个热闹看很久。他是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的,我只能悄悄在一旁说因为在公众场合他们吵闹了,他们妈妈在跟他们讲道理。
小姐姐被她妈妈打的场景不小心被儿子看到了,她跟我说:“妈妈,她打人不对,你都没有打过我。”
我想我能理解她,确实一个人带娃带娃坐火车非常不易。一整晚为了照顾俩孩子,她基本都是坐着或者站着,自己睡的时间比较少,她白天基本都在补觉。看得出来她对两个孩子的爱,我晚上醒的时间看到她好几次给女儿盖被子。但大概是和女儿的沟通不太顺畅,才导致女儿的误会吧。
从她的吼叫声中又确实听出了她对儿子的偏爱。
我们每一个人都想成为合格的父母,可在这个课程里不曾有人教授我们,只能靠自己去学习。
以学习者的态度和孩子一起成长,这应该是父母都要心知肚明的。
我们知道,一个孩子尚且不好带,更何况二胎三胎的呢!
假如要考虑二胎,或许偏爱不可避免,但要平衡好对孩子们的爱,要六留足给其他孩子的爱,不能让其中一方误解了。
爱的沟通表达至关重要,不能因为年龄比孩子大就能用武力控制,这样待他们长大必是那脱缰的野马,让你悔恨交加。
既然有缘成为我们的孩子,必善待之。
找一条坚定而平和的路去走,亦能在育儿路上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