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风情画(ID:finkeeper)
作者:妤妤姐
一位生在书香世家,博古通今,由学界到媒体,为我们讲述奇妙世界的老前辈,竟在今天离开了我们。
正如他的名字“景行”来自《诗经·小雅·车舝(辖)》中的”景行(音:航)行止“,在新闻是”易碎品“的今天,曹景行在世事纷纭的变易中,以不易的敏锐和渊博的知识,总能切中肯絮、拨云见日,故在告别讲坛、投身媒体的30多年里,更多人记住了作为”媒体人“的曹景行,而有意无意中,忽略了作为历史学家的曹景行。
而在斯人突然离开我们的时候,回忆曹景行“与历史同行,偕新闻共融”的人生留影,更是烛照后人的启迪之旅——
许多人都知道,曹景行的父亲是生于1900年的曹聚仁(字挺岫,籍贯浙江浦江),曹聚仁作为现代作家、学者、记者。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1937年抗战开始,他从书斋走向战场,采访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及东南战场。1950年代后,曹聚仁常居香港,转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港记者,继续从事新闻和社会活动。后在1959年曹聚仁和林蔼民又恢复过《循环日报》,并在1960年将之改名为《正午报》,曹聚仁一生著述近4000万字。而上图是曹聚仁与夫人邓珂云、二女儿曹雷、三女儿曹霆在赣州,摄于抗战时期。至于幼子曹景行,在1947年才姗姗来迟,鉴于事局飘摇,以致童年曹景行的照片都极难找到。
目前唯一能够找到的曹景行少年时照片,是1956年曹聚仁来到北京,与全家人合影留念时所摄。而曹景行作为最右边的“小个子”,眉宇间已有聪颖少年的灵气和英俊。
实际上,那时的曹景行和母亲邓珂云女士住在上海,而姐姐(著名配音艺术家曹雷)、哥哥(曹平,又名曹仲景,清华大学毕业,1970年抢险殉职)分别已在外地念书,在北京团聚完全是偶然。对此,曹景行在21世纪时曾多次“自嘲”道:“我也是地地道道的‘留守儿童’。”
在曹聚仁不在家的日子里,曹聚仁和舒宗侨合著的《中国抗战画史》成了小景行的启蒙读物,在一幅幅绘画和留影中保留下的风雨鸡鸣里,曹景行知道了和平的可贵。
后来曹景行回忆,在父亲与家人于1956年那次短暂的团聚中,“父亲又与曹景行谈论墨子的《非攻》,交流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看到孩子好学,父亲十分欣慰。北京一别后,父亲又陆续带给曹景行《说岳全传》《三侠五义》《红楼梦》,鼓励儿子阅读。”
有趣的是,曹聚仁曾对女儿曹雷说道:“将来,你们长大了,记住我的话……什么行当都可以自食其力,千万莫要做文人……我曾叫你抄下了《儒林外史》最后的四个人,我最爱的是荆元。他有着做裁缝的一套本领,不必依人为生,做那些达官贵人的清客;他吟诗作诗,只是写出自己的心怀,并不是附庸风雅,他也写文章,并不替什么圣人立言。这样,一个独立自尊、有完全人格的人,才算得真正的‘人’,堂堂的一个人。你的弟弟们,年纪还很小,等他们长大了,你可把我的话说给他们听……”
确实,作为学者,能立一家之言;作为士子,可寄一方之命,可被人目为“文人”就很可能是非不断,还被人看成“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爬格子“小匠”,为人所不齿。
但曹聚仁作为卓越的报人,一生笔耕不辍,为时代风云留下了见证,也启迪了许多世界各地有志人士来中国发展。1972年,在澳门,在临终前,曹聚仁依然于病榻上修改着稿件。
而此时的曹景行则在农场工作,由于通讯阻隔,“寄一封信给父亲都要十几天。”在采茶之余,曹景行依然不忘自学。为了工作和充实自己,曹景行不仅学习了农业学、化学、物理知识,甚至连金相学、地质学书本也在如饥似渴地阅读。
同样,在茶场,曹景行收获了甜美的爱情。和他一样来自上海的资料员蔡金莲欣赏曹景行的博学,与曹景行结合了。很快,两人的女儿出世。而他们工余时间坚持自学的努力也结出了硕果。
1978年,曹景行和夫人蔡金莲女士一同考进了复旦大学。蔡金莲在化学系,曹景行在历史系。
这幅照片中坐在前方右侧的曹景行戴着那个年代最流行的电木质黑框眼镜,显得比一众同学要成熟得多。
由于曹景行夫妇和他们的同事,如今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金光耀都是带薪读书,故每逢农场发工资,金光耀都会骑着自行车去一起领来。曹景行夫妻加起来每个月有84元工资,在同届学生中算得上“富豪”,留下40元买饭菜票,20元给女儿做生活费,剩余的24元几乎都用来买书。有些书在一般书店很难买到,就去旧书店慢慢淘。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店常能觅得心爱之书,由此成了曹景行最爱逛的书店之一。曹景行每周带一本《资治通鉴》到寝室,一共20本,一星期看一本,慢慢看完了全套。后来,他买什么书,班上的同学就跟着看。对进大学时已经31岁的曹景行来说,学英语是更大的挑战,全靠一个字一个字啃下来。
“在农场,可以读的东西很少,也没有人可以教我们。但我们大家通过一切方法获得知识,不断提高自己。”曹景行的办法是“抄书”,对他而言,抄书不仅能加深印象,还能把字练好,“我记得抄书的纸有那么厚一叠,很薄的纸,抄了好几本书。”日后成为媒体人,曹景行博闻强记的能力与青年时代的抄书或许不无关系。
“我们当时就像得了阅读饥渴症。农场有探亲假,有一年过年回上海,我去朋友家做客,看到她家藏着一套以前出版的《基督山恩仇记》。我借来之后,整个春节足不出户,一口气看完了一套四本。”曹景行说,“还有中国的传统小说、古典名著也是在农场看的,印象最深的是《聊斋》。后来和年轻人讲新闻写作,我就说认真读一读《聊斋》,几百个字把一个复杂的故事写得清清楚楚,而且人物栩栩如生。这就是本事,只要摸熟了,写出来的新闻报道就不会无聊。”
曹景行一开始并没有打算成为媒体人,而更愿意“搞研究”。1982年,从复旦大学毕业的曹景行获学士学位,到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美国农业及美国与亚太地区经贸关系,任助理研究员。
后来,因追求不一样的生活,曹景行也移居了香港,先是在《亚洲周刊》撰述员,1994年成为副总编,之后兼任《明报》主笔,写社论和评论。1997年转行电视,出任香港传讯电视中天新闻频道总编辑。1998年入凤凰卫视,曾任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兼言论部总监。
于是,在“小记者”们纷纷转行,或成为了只需要“远程指导”年轻人的主任、总监的年纪,曹景行却戴起了工作牌、抓起了照相机,奔波在各个新闻发生地,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新闻雷达”。
也正是21世纪,已近花甲的曹景行却成为了名人。《凤凰卫视》董事会在1999年,任命曹景行为《时事开讲》的主持人。这个“一老带一新(窦文涛或董家耀),外加一位嘉宾”的“三人一台戏”,评述财经、社会、文艺、时事等方方面面的节目迅速成为了《凤凰卫视》的王牌节目,尽管时间都在深夜,可意外地错过了其他台的竞争时段,成为了不少观众睡前最喜欢听的内容——有助于明天决策。
实际上,曹景行之所以能就时事侃侃而谈、旁征博引,完全是他在复旦大学、社科院研究财经史打下的扎实功底,此后, 《时事开讲》 栏目不断获得中国电视界大奖,先后被评为“中国电视节目榜” 之“最佳新闻类节目” 、 “中国电视十大名牌栏目” ……
曹景行也由此成为了观众们熟悉的“白发帅老师”。
曹景行给人留下几个很深的印象。第一是好奇心,他永远对新闻有高度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驱使他做新闻并且热爱新闻。即使他后来离开凤凰,他还会给学生上新闻课,尝试多媒体、全媒体的新闻活动,甚至他的微博和微信玩得很火,朋友圈恨不得一天发三百条,轰炸式地把别人的朋友圈都覆盖了,他就是个新闻好奇人。
据说这是曹老师一天朋友圈的冰山一角↑↑↑。
曹景行的第二个“身份”是分类大师。他每次看完报纸都会分发给别人,现在是搜索引擎时代,百度一下所有东西都出来了,资讯很容易获得。但在1990年代末,资讯的分类很重要。曹景行爱分类说明第一,他关注所有的事;第二,他在分门别类的时候是有一个新闻判断的;第三,向不同人推荐,跟别人分享,可以理解为一个教育的过程。
2010年,曹景行正式从《凤凰卫视》副台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退而不休的曹景行又在上海《新民晚报》等刊物开辟专栏,继续就中国与世界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为政、商、学、民界提供基于独立分析的信息指引,还在新浪微博拥有了上百万粉丝。
直到曹景行“走”前的数天,曹景行微博还在更新——
而各地大学邀请曹老演讲、教益后人的排期甚至去到了2023年——
然而,就这样,曹景行悄悄地、以众人皆意想不到的方式离开了这个还有太多新闻需要发掘的世界和时代。这,不能不说是新闻界、历史学界的一大损失。
曹景行离开了我们,但是曹老“新闻雷达”的精神却永远屹立在人间,为后人们照亮着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