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你好,我是杨昭然,一名陪你精进的自律者。
2021年,我接触到海哥,开始了自律约束自己,当我从事自律后明白一点,一个人不自律。会有各种各样的麻烦。
所有成功的人士,都离不开自律。
这种自律是持续学习,让自己做长期有意义的事情。
1,对现实有清醒的认知
很多人都强调要从行为上自律,要如何如何做。
但实际上,真正的自律,不是刻意为之,是从内心真正想要去做一件事,进行一个正反馈。
生活中大部分人对于现实有着错误的认知,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样遇到挫折,有的人会觉得一蹶不振,有的人会反脆弱。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令自己好受点,会安慰自己其实不小心一句话伤到的那个人,不会恨自己的啦。
为了不用面对问题,我们会欺骗自己说没事,反正过阵子问题会自己解决的,为了不用付出努力和行动。
我们会天真的幻想幸运和好事会自动降临到我们的身上。
我们任何主观意志对于现实的扭曲,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长期来看都在损害我们的行动力和解决问题的执行力。
如果你能够敢于去面对现实中真正的利害关系,那么你就不会再心安理得的打着游戏,你就不会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
你就不会再用虚假的、无用的努力来欺骗自己。
2,自律是“内驱力”影响
走出自己的心里舒适区,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扩大你对现实的认知层面。
拿跑步来说,我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喜欢它的,只是我每次跑完步就会激励自己,慢慢的就形成习惯。
最开始的时候,我不断说服自己要比上次多跑十分钟,或者多跑一圈。
就奖励自己买双更好的跑鞋,今年年初我就订下要跑到700公里(前年就好像有500多公里的累积了,等这篇文章发出去。
我应该也刚好达到了700公里),就奖励自己买更好的健身衣服等等。
早起也是一样,我算是早起型人,早上的思维会更加活跃,但是也难逃“惰性”。我也是通过不断给大脑带来奖励。
让大脑对早起感到新奇、兴奋,也就养成了习惯。
最后要说的一点就是,找到自己的。
3,计划
制定计划是重要的,但大可不必要求自己几点到几点完成某件事。而是大致写下来今天要做哪些,然后就可以开始做。
每做一件事情,记下它的开始时间,然后就投入去做,之后记录实际的结束时间。
做完一件,再去做另一件。来回切换任务去做和记录,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中间别忘了休息,做事1小时休息10分钟,或者1个半小时休息15分钟,是很合适也很必要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计划不会成为一种规则和束缚,而是遵循应有的规律,全身心地投入到做事中。
并且在每个时间段,都能尽量高效,相对舒服和愉悦。
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而且很清楚自己今天做了什么,有成就感,不会焦虑。
留言:你好,我是杨昭然,我的文章在日更,欢迎你每天在我文章下方留言,跟我一起精进,记录自己的进步时刻。
点赞:文章右下角顺手按个“点赞”,点个“在看”,然后转发出去,让更多喜欢学习和成长的小伙伴,看到我们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