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而言,恐惧是指向此时此地的害怕,通常是针对外在对象的知觉对象的害怕,如怕黑暗、怕登高、怕老鼠、怕社交、怕空旷、怕拥挤、怕密闭的空间,我们所害怕的对象在外在空间,我们通过回避所恐惧的外在客体的那个知觉对象,恐惧就可以消除。而焦虑则是对知觉对象所形成的表象的害怕,例如,害怕还没有到来的考试,害怕要去见某个人,害怕自己会患上某种严重的疾病,害怕失败,担心亲人的安全,担心亲人的健康等,这个害怕或担心通常是指向未来会发生的情境,这个害怕的对象在我们的主观空间,我们通常无法回避这个主观对象,只要这个主观对象被我们的内在或外在的刺激所唤醒,我们的害怕就会发生。我们会看到,恐惧有具体的对象,通常的行为反应是回避。焦虑通常没有具体的对象,而且通常的行为反应是被所害怕的对象持续吸引。恐惧被回避之后就会停止,而焦虑则不同,会持续下去。恐惧通常是指向当下的反应,而焦虑通常是指向未来的预期担心。恐惧被当下的知觉所引起,而焦虑则是被表象或图式所引起。
当恐惧来临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三种应对方式-逃跑、战斗或假死。这三种应对方式都是适应性的。因此恐惧是在进化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应对环境的一种正常基本情绪,这种情绪有利于生命个体在面对威胁时更好地保存自己的生命。
当焦虑来临时,我们也会有应对它的方式,这种方式我们通常称之为心理防御,此类的心理防御被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所描述,其种类包括压抑、隔离、否认、合理化、投射、替代、退行、反向形成、幽默、升华等。
与焦虑相关的原因
由前面我们知道,我们的焦虑是指向我们头脑中的表象,是指向未来的一种害怕或担心。焦虑是自我认知评估到不能达到所预期的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存在时的情绪反应。
焦虑通常具有与具有威胁的的情境有失,也与我们的能力有关,因此,焦虑的产需要两个条件出现:一是主观表象具有威时性;二是我们的能力不中以应对或处理这种威胁,换句语说。即使我们的表象具有威胁性,如果我们有中足够的能力处理的话、那么,焦虑就不会发生。
焦虑通常与死亡有关。当人类出现语言,有了意识,有了对死亡的意识 ,死亡的焦虑便随之而来。对一个生命个体来说,最具有威胁性质的就是死亡。因此,人类所有的焦虑都可以归结到对死亡的惧怕上来。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焦虑都是死亡焦虑的变形。
焦虑通常与需要的满足有关。从生物的本能需要来看,人的两大生物本能就是活下来和传下去。活下来的本能就是我们的营养需要和安全需要;传下去的本能就是物种的繁殖需要。如果这两种本能需要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出现焦虑。
焦虑与需求有关。我们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需求分成三大系统:生理需要,如饮食、睡眠、性;心理需要,如安全感、归属感、自由;社会需要,如被尊重、被认可、被欣赏。当这三类需要没有被满足时,我们就会处于焦虑状态。而此时,焦虑则成为我们的需求没有被满足的信号。
焦虑与道德有关,因为人类自从有了文明之后,就有了规则,这些规则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对与错的规则。当人类发展出道德与法律的规则之后,人类就发展出了良性和良知的品质。当一个人做错事,他就会面临道德或良知的谴责和由此而来的一系列惩罚。这些谴责或惩罚部分就转变成了对违反道德或良心的焦虑。
焦虑与重要感有关,我们希望被他人重视,被看得起,在别人心目中有一定分量。当我们被他人轻视、否定、拒绝、远离时,我们同样会感受到一种威胁,我们会有种被排挤的感觉,然后就会失去归属感,而没有了归属感则就意味着被落单。而在远祖的生存环境里,如果一个动物落单,就意味着个体成为其他凶猛动物的猎物,也就意味着死亡的来临。
·焦虑还与意义和价值有关。人们希望自己能够过上一种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生活,他们会追求一种完美和理想的人生,如果达不到这个完美和理想,他们就会因此而焦虑。可能我们从小在父母那里,一直被要求要完美、要阳光、要有正能量、要积极、要有追求、要做有价值的事,如果我们做不到父母给我们规定的那些要求时,父母就会否定、指责我们,父母就会对我们表达不满,或者可能经常表现出嫌弃或厌恶我们的神情,而嫌弃或厌恶就意味着我们在父母那里被抛弃。而这种被父母抛弃的感觉,同样也会让我们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焦虑便不可避免地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