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回来了,她不想回李亲顾,想在城里待几天,因为城里安静,她想专心写写她的文章。
端午节时我多买了些苇叶,想在暑假再包一次。我们都喜欢吃粽子。
本来打算孩子回李亲故时再包,或者把苇叶拿城里包。后来一想,拿城里很麻烦,还得出去买米和枣,再者,煮时李亲顾锅也大也方便,想想还不如在李亲顾方便。
那就在李亲顾包,然后把粽子拿到城里。
想到此,立即动身去买米。家里大枣和苇叶都有了,就差大枣了。骑电车来到米面粮油店,结果是铁将军把门,锁门了。想来是回家吃饭去了,我去的时候,也正是做饭吃饭的点。没办法,只好去商场超市。那个超市在李亲顾是最火的。馒头蔬菜水果都比外面便宜,尤其馒头,人们更是一兜一兜地往家买。现在生活便利,人们也就懒惰了。很多人都不愿意蒸馒头,尤其年轻人,都是买现成的。这也就给经营者提供了经营的思路。他们制作各种各样的馒头,不仅如此,还分成一兜一兜的,要买就得买一兜,少了不卖。
它比外边便宜,但要买就得多买点。即使这样,买馒头的去晚了就买不多了。一次我从商场门前经过,商场还没开门,但外边已有很多人再等着,原来都是等着买馒头的。他们怕晚了买不到。
这就是经营者的薄利多销吧。
我来到超市,直奔卖米的柜台。找到江米,拿个塑料袋,用铲子装上需要的量,然后找服务员秤好。我不敢停留,去收银台结账,回家把米和苇叶泡上。
苇叶是买回来时就冻冰箱了,比较湿,也好泡。我没有烧热水,直接用冷水泡。现在是夏天,说是冷水,也并不太凉。在泡的空挡,我做饭,吃饭,午休。午休结束,泡的也就差不多,起来开始包。
已经几年了,婆婆没有包过粽子,都是我张罗着包。我也由勉强包上,到现在可以比较顺利包上。不过,我不会包三角的,还是包传统的插苇叶式的。
端午包了不到一半的苇叶,这次估计稍微比端午多点。结果包起来发现不是比端午多点,而是多很多。这些苇叶一锅煮不完。于是,我包了一锅的,就先去煮了。后来米和大枣不够,又去外边买了一趟。
这一锅再包下来,就到晚上十点了。幸亏是在李亲顾包,水开后可以定上时,就不用管了。否则还得等到十一点多,等煮好再睡。
这一下午,一晚上没白忙活,早上起来就可以吃香喷喷的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