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则消息,北大校长说,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强调4句话,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分别是:
01. 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02. 今天有什么好的表现?
03. 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04. 有什么需要爸妈的帮助吗?
这么简单,我当天下午等儿子写完作业,正在放松,我凑过去,开始问上述四句话。
第一句,儿子回答说“好事倒是没有,某某同学和某某同学打架了”儿子正想眉飞色舞地介绍打架过程。
“啊,小孩子怎么能打架呢,你没参与吧。”我打断了他。
他怏怏不乐,“不跟你说了。”走开了,后面的话我只好咽回肚子里。
第二天,我又开始问四句话了,这一次,顺利地问到了第二个问题。
儿子答:“没有呀,每天都是上课,没意思呀。”
“学习就是这样……。”我吧啦吧啦说了一堆大道理。儿子又走开了。
第三天、第四天也是一样。
我纳闷,看来北大校长的话也不管用。
直到有一天我读了史蒂夫•柯维写的《高效能人士的七种习惯》,里面提到习惯之一:知彼解己,你真的了解孩子吗?你有让孩子了解你吗?
你懂得聆听吗? 你懂得聆听的五个层次吗?你是不是充耳不闻,只顾自己说教。你是不是边忙边装模作样地回应,“是的,嗯,没错”。你是不是只听了你想听的部分。你真的聚精会神地听了,可是你了解他的感受吗?最高的层次就是移情聆听,站在孩子的角度聆听,理解他们的感受。
认真聆听后,你懂的回应吗?大多数父母都是对孩子进行自传式回应,先下个价值判断,对的还是错的;追根究底,依自己的标准探查孩子的隐私;好为人师,说一堆大道理;自以为是,反正我说的就是对的,你按照我说的做就对了。这个时候孩子要不就遁走,要不就左耳进右耳出了。
于是,我改变了方法。关于打架,我不再妄下价值判断,聚精会神听儿子讲完,问。
“你是不是觉得看别人打架很酸爽”
“有点,不过某某打完后痛的不行,我是不会参与打架的。”
关于学习无聊,我不再好为人师。我的回应是。
“你觉得学习太无聊”,“你不想上学了”,“你是不是这次语文没考好呢”。儿子低着头。我顺着儿子的思路,感受他的情绪,适当加以引导,儿子竟然答应去补习了。
你看,问什么话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了解孩子的想法,感知到他的情绪,并作出知音式的回应,知彼就是这么简单,问什么话都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