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堂|七律诗的布局谋篇

2018-02-13 诗评万象

七律诗的布局谋篇

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如何布局谋篇

【一】布局谋篇

1、什么是布局谋篇:

把你所掌握的素材,合理的安排在起、承、转、合之中,而起、承、转、合的每一环节都要用最为合理的方式方法,并且把“起承转合”有机的整合为一体,就是布局,就是谋篇。

2、布局谋篇的几种形式

(1)起承转合法:

我们来看一首例诗: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起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承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转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合

这首诗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我们看诗的起、承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

转、合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天、猿、渚、沙、鸟

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

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全诗八句皆是对偶,句句押韵。

这首诗就是以一联为一个起承转合的单位。

七律、五律一般是以两分句为一单位,12句起、34承、56转、78合。

这是基本的形式。这是我们大家所最熟悉公认的形式

但是,也不尽如此!!!

那么我们今天重点来给大家介绍下面几种特殊布局

(2)起承继转合法

在一首律诗中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继,注意了这四个字

尾联为转合,即属“起承继转合法”。

所谓“继”,就是颈联接着颔联的意思,继续发挥而不转折。这样写,往往把转、合的功能放在尾联了。

那么我们必须以例诗说话

如(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起破题

一岁一枯荣。=引起下联

野火烧不尽,=承“枯”。

春风吹又生。=承“荣”

远芳侵古道,=继续写“草”,重点落到“古原”。

晴翠接荒城。=继续写“草”,引出“离别”题意。

又送王孙去,=转写送别

萋萋满别情。=合抒情作结、首尾呼应,关合全篇、合章点题。

我们看: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也就是“古原草”三字。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引起一联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所以,五六两句,是继续写草,而没转是吧

第七八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

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所以这首我们说,又送王孙去,=转写送别。萋萋满别情。=合抒情作结、首尾呼应,关合全篇、合章点题。

(3)起、承、展、转、合法

在一首律诗中,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中间四句是展开、铺叙、

注意了中间四句是展开、铺叙、第七句为转,第八句为合,即所谓的“起承展转合法”。

这就打破了以一联为单位的布局惯例。

这种布局的特点,是中间四句分别地并列描写四样景物,铺叙的手法很明显。

从形式上看,好像把一首绝句分为两半,中间放入四句,每句各写一个景物似的。

那继续用例诗说话,如王维《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起句扣题。

数里入云峰。=承首句“不知”。

古木无人径,=展写“木”,视觉。

深山何处钟。=展写“钟”,听觉,再承“不知”。

泉声咽危石,=展写“泉”,听觉。

日色冷青松。=展写“日”,视觉。

薄暮空潭曲,=转到佛教,禅意“空”。

安禅制毒龙。=合归结主题,安禅来抑制世俗的欲望

我们继续看

第一句,“不知香积寺”,直接切入诗题,写诗人徒步去访问深山密林中的香积寺。“不知”是讲出了只知香积寺之大概方位,不知其具体所在。

第二句承,“数里入云峰”,则极写香积寺所处之高远、幽深、难觅:才走了几里路,就已经重峦叠嶂,云封雾绕,而寺院还遥不可见!

诗人的迷惘心境,香积寺的深藏幽远,俱可在字里行间窥知。

三、四句写了诗人看到的景物:古树、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

使得本来就很寂静的山林又蒙上了一层迷惘、显得越发安谧。

“何处”二字,这与上句的“无人”相应,又暗承首句的“不知”。

五六两句,表面仍然意在表现环境的幽冷,而手法和上二句大大有了不同,诗人以倒装句,突出了入耳的泉声、日色,逼真如画。

七八两句转到古寺,但仍然不写寺中景物,而写寺外清潭的空旷幽寂,潭岸的曲折深僻,从而安禅来抑制世俗的欲望。赞颂佛法无边,心向往之。因此以“安禅制毒龙”作结,可谓水到渠成,深化诗旨。

看了例诗我们再复习一下这句

在一首律诗中,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中间四句是展开、铺叙、第七句为转,第八句为合,即属“起承展转合法”。

(4)起、承、直下法

一首律诗中首句起后,从次句开始承而直下,没有转合,或略有“合”的意思,即属于“起承直下法”。

这种布局有一首特别熟悉的例诗给大家看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剑外忽传收蓟北,=起:起句提事,如春雷乍响。

初闻涕泪满衣裳。=承:紧承“忽传”,喜极而悲。

却看妻子愁何在,=转:以转为承,承而直下。

注意了以转为承,承而直下。

漫卷诗书喜欲狂。=承:连续两个动作。

白日放歌须纵酒,=承:承而直下,进一步抒写。

青春作伴好还乡。=承:承而直下,进一步抒写。

即从巴峡穿巫峡,=承:承而直下,进一步抒写。

便下襄阳向洛阳。=承合:承而直下,进一步抒写。

这首诗一气直下,全非起承转合手法。

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写情。

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

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

于神理妙在逼真,于文势妙在反振。

第三、四转承。颈联承“喜欲狂”,

而尾联承“好还乡”,

也是具体写“喜欲狂”

全诗自首句至尾句,一气贯注,一气呵成。

一首律诗中首句起后,从次句开始承而直下,没有转合,或略有“合”的意思,即属于“起承直下法”。

(5)起承转承转承转合法

关于这种复杂布局我们今天顺便做个了解吧

在一首律诗中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承,第五句再转,第六句再承,第七句再转,第八句合,

例:唐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起:点出“别”、“难”为通篇主眼。

东风无力百花残。=承:承上句,渲染“别”的痛苦。

春蚕到死丝方尽,=转:转说蚕,满腹情丝,生为尽吐。

蜡炬成灰泪始干。=承:承蚕,说绛蜡自煎,流干成烬。

晓镜但愁云鬓改,=转:转晓妆对镜,抚鬓自伤。

夜吟应觉月光寒。=承:承“改”,如此良夜,独自苦吟。

蓬山此去无多路,=转:再转到“蓬山”,“不远”实则上是“远”。

青鸟殷勤为探看。=合:烦王母信使—青鸟代为探看,以期待作结。

以上五种是律诗布局比较典型的形式。

但布局谋篇也是灵活多变的,我们在创作中可以借鉴,不可拘泥。

运乎之妙,存于一心。

下面咱们就具体来分析一首诗,看看它的起承转合是如何安排的。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分析;题目是蜀相,写杜甫往游成都武侯祠拜祭诸葛亮。

第一联是起。以自问自答开头。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样的起法属于起的哪一种?请同学们说。学过的都交给老师了。问答式起。这两句中,人是杜甫,事是往游,地是锦官城外武侯祠,时与物,借柏森森来表达,暗示是晚春天气。从「何处寻」到「柏森森」所暗示的行进路线,以及次联的及门、上阶、步庭。起中包含了地点、时间。因为这个问句,也暗示了人物。祠堂、晚春、作者杜甫

第二联是承。写眼见之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因为是以「行」为主动作,游览的目的地是武侯祠,所以诗人不拖泥带水,立即走到了武侯祠前,开始写入祠所见。首先,他往下看,地面的碧草,色映台阶,然后他抬头,观察到黄鹂,藏鸣深叶。承是细写。是对“祠堂”的深入,对“柏森森”的扩展,对“寻”的提升。

第三联是转。对“丞相”一生的概括,跳出了起承的话题和意境。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作者进入沉思,因为主动作是「行」,我们可以认为他是走过庭院,进入殿堂,站在神像前面。杜甫没有描写武侯祠内的摆设或神像,他采取写出自己的思考这种方法,把思考的内容分配在两句中,上句想着诸葛亮初仕前的事件,下句想着诸葛亮入仕后的事件,合起来是诸葛亮一生大节的回顾。当然,杜甫一方面在谈诸葛亮,一方面也在写抒写自己的心境,这种映射手法是自然存在的,不须特别强调。这一联写丞相生前事,为“合”里的“死”做了充分的铺垫。

第四联是合。写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想着想着,最后不禁老泪纵横了。本来此诗是以「行」为主动作,以「武侯祠」为目的地,现在走到武侯祠遗像前,「行」的事已尽,因此在第四联以一个小动作「流泪」,来结束本诗。

总结一下:

第一联(起):以问答提出与本题目相关的各种信息,如人、事、时、地、物。目的是把本诗题的主要事件及其周边条件,简要地予以说明。

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件事,就是在「行、立、坐、卧」四种身体基本动作中,选定一项,设定为本诗的主要动作;

这个设定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暗示的。

在这首诗里主要动作是“行”(游武侯祠)。

起,启下,领起下文。

第二联(承):本联以目视所见为诉求。

在主要动作的支配下,写出他眼前所看见的景物。

承,对起的话题或意境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

第三联(转):停止目视,进入沉思,

主要是思考诗人本身由过去到现在,或由现在到将来所发生的事件,写出其思考内容或予以评论。

走到神像前,“游”到了终点,所以这一联的动作是“立”。

转,跳出景物描写,进入抒情。

注意这里起连接作用的字眼“三顾”。顾,有看的意思,更有回头看的意思。这里用“三顾”作为字面上的连接点。并且三顾的时间点,已越过了前文的景物,这时回顾景物,自然。而对下文又非常贴切。

其实这个“三顾”的内容又和前文不是一层意思,已经换了话题。这就是老杜用字之妙。

第四联(合):顺着第三联沉思的方向,身体明显的换个小动作,做一件相关又不相同的事—哭,将题意完结。

我们学过了章法和布局谋篇。

我提醒大家要记住,章法和布局谋篇是对前人作品的总结,不是规矩,没有定式,它们是灵活多变的,我们在创作中可以借鉴,不可拘泥。真正有功力的诗人,往往不着意于布局而自成面目。起承转合方法对现代人来说多用于文学创作和表达上。

清朝的刘熙载《艺概》“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

怎样才能写好七律诗?

我相信在座各位或多或少都会提过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布局谋篇的步骤

3、布局谋篇的步骤

也就是创作律诗步骤:

一是确定主题和题材;(确定反映主题内容)

二是确定韵脚;(按我们前面学习的如何用韵)

三是要注意立意谋篇,把搜集的素材,

根据主题意思和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

使诗的各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四是检查是否遵守了格律诗各种规则。(韵律)

第一法: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起承转合法。】

写诗大家都知道要起承转合。而“起承转合”这个词是大家最熟悉的,这个也是写诗使用最多的方法。

一般有几种方法例如,起,可平一点;承,要紧一点;转,要奇一点;合,要新一点(出人意料,有新意等等)。又如起要扣题,承要自然,转要新巧,合要点睛。再如,起要平,承要缓,转要突起,结要深远。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起)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承)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转)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合)

第二法:首联第一句起,第二句承;中二联展开、渲染、勾勒、烘托。尾联第一句转,第二句合;1起,2承,3456烘托勾勒,7转,8合

《秋怀》 元好问

凉叶萧萧散雨声(起),

虚堂淅淅掩霜清。(承)

黄花自与西风约,

白发先从远客生。(烘托)

吟似候虫秋更苦,

梦和寒鹊夜频惊。(勾勒)

何时石岭关头路(转),

一望家山眼暂明。(合)

第三法:首联一句总起,二句承;颔联渲染;颈联一转一合;尾联二转二合。

例如: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总起)

金陵王气黯然收。(承)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渲染)

人世几回伤往事,(一转)

山形依旧枕寒流。(一合)

今逢四海为家日,(二转)

故垒萧萧芦荻秋。(二合)

第四法:前二联写景;后二联议论抒情(纤腰格)。

纤腰格: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议论或抒情的章法,前人有一个称呼,叫作“纤腰格”。这种章法已经基本离开了起承转合羁绊,显示出七律章法的多样性。

例如: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写景)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抒情)

此首前四句纯是兴起,而后四句始入抒情。前四句写景,所写日日江楼坐于翠微、信宿渔人日日泛舟,清秋燕子天天飞翔,皆以见内心之孤独。而其孤独的原因,则在后四句。前后两四句,意似断而实连,称之“纤腰格”。

《登大茅山顶》王安石

一峰高出众山巅,疑隔尘沙道里千。

俯视云烟来不极,仰攀萝茑去无前。

(以上写景)

人间已换嘉平帝,地下谁通句曲天?

陈迹是非今草莽,纷纷流俗尚师仙。

(以上议论)

前人认为这是首联领起中间二联,然后中间二联互相照应,颔联上句照应颈联上句,颔联下句照应颈联下句,句中二联相续,故称之“续腰格”。

律诗的中二联的三种写作手法:

一、承联写景,转联抒情

来看一个例子:

旅怀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这里呢,我们讲解一下移步换景的问题。古人写诗呢,经常使用这个手法。移步换景有两种表现手法:

第一种,景物的描写是跨越了时空或者是空间的。这些景物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时刻,但是这些景物的描写呢,是跟着作者的思想变动为线的。

前两联的景物描写: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是由眼前实景,转换到了梦里的虚景。第三联则在第二联的基础上转入抒情,抒发思乡之情。

通过以上例子呢,我们不仅仅要学会如何写景,同时还要知道,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做到情景分离。承转句的关系之一,承要缓,转要突起.

二、承联叙事,转联抒情

第二联承接叙事,第三联转折抒情、议论。承接要舒缓,转折要突起。承接的时候适当的放大情思,转折的时候把情思收拢。

看个例子: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诗呢,以景语起句,第一联只是在铺垫,承联开始叙述,这里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可以算是在叙述,也可以算是在感叹。在承联点题。因为题目是月夜忆舍弟,承联点题,转联抒情,并引出“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个抒情语。

三、承联抒情、叙事,转联写景

看个例子

曲江其二 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承联【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一对仗是借对的典型例子,我们讲过的。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借义对"。"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

这首诗前面两联是在叙事。酒债多有,故至典衣;七十者稀,故须尽醉。

转联【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是缘情写景,其实就是把前面叙事中蕴含的情感,用景物描写给释放出来了。然后引出结联。蝴蝶在花丛中穿行,时隐时现。蜻蜓缓缓飞动,时而点着水面。我要对春光说,请与蝴蝶、蜻蜓一同流转。须得片刻欣赏,莫误时机。

诗人正是满怀惜春之情观赏江头景物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是无比恬静、无比自由、无比美好的境界。可是这样恬静、这样自由、这样美好的境界,存在不了多久了。“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承联在叙事,转联都是在写景。

承联叙事,转联写景,这个要注意两点:

A、律诗的转联相当重要。因为律诗的第三联比较关键,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这样说,第三联的好坏,对全诗的成功与否很关键。

B、第二联抒情或者用事,第三联写景。同时也体现承接要舒缓,转折要突起。

转联写景。写景起到的作用有六种情况

1、把前面的抒情,用景物具体形象化。这个就是点染的一种使用手法。

2、有所指代或者寓意,为结尾抒发的主题情感,做一个铺垫

3、由于前面过多的叙事,中间写景的话,可以使诗韵味更足,意境更足。

4、就是移情。将作者要抒发的情感,用景物表达出来。让读者从景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作者要抒发的情感

5、第三联在第二联抒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了主题情感。可用正面描写也可以用反衬的手法.这首,第三的联的写景要描写出真实可感的效果

6、收拢情思的作用。前面抒发了很强烈的主观情感,那么下面的写景就要从抒情拉回到现实里来,使全篇真实可感。

3、二、三联都在写景或者抒情、叙事,要注意两点

A、注意层层递进;

B、注意景物的安排要有一定的顺序,抒情或者叙事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安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9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808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51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73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5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2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8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038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1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5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主讲/ 荒岛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学习【诗词创作的谋篇布局】 下面以近体诗为主体进行诗词创作中谋篇的介绍,在参考一...
    舞蝶儿阅读 2,538评论 2 4
  • 昨天梦见一只狮子吻了一只蜗牛,或许是看着电视入睡的后遗症吧,梦里仿佛我变成了狮子,你变成了蜗牛,听说你伤心了,我知...
    天行见阅读 444评论 4 3
  • 我一直 都不喜欢走进黑暗 不愿尝试孤独忧伤与迷离 而就在那里 隐藏着一个真实的自己 曾经不止一次地挣扎 狂奔与逃离...
    桂花上酸菜阅读 188评论 2 13
  • 有人说:自己的生活过的一团糟,不知道怎么才能过的顺一点,那就谨记日常远离这六点,就会变的越来越顺。 1、杀生 弥勒...
    zqk阅读 186评论 0 1
  • 为什么突然变得容易生病、食欲不振,弯腰再起身感觉头昏目眩甚至天旋地转的?一照镜子发现脸色苍白,头发也特别容易脱落,...
    爱作梦的鱼儿阅读 62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