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考英语时候,先听听力,听力结束十分钟就看见一个学生打瞌睡,赶紧过去提醒他。十分钟过去了,又开始打瞌睡,又过去拍了他一下,想着他可以振作起来,但是无济于事。瞌睡这个敌人太难制服,眼看着时间已经过去四十分钟,我过去问他,你平时能考多少分?他说,80 90的样子。我说,那你这样瞌睡下去能考八九十吗?他苦笑着撇了撇嘴,摇了摇头。我说这样吧,我允许你睡十分钟,十分钟后叫你。他就开始趴那睡觉。
过了十分钟老师来巡考看见了他,并拍醒了他,刚好也是十分钟。老师一拍,正在睡觉的他立马抬起了头,看向我。我向他示意赶紧开始写卷子。
在接下来的四十多分钟里他没有再睡,一直在奋笔疾书,收卷子时候,也写完了。可能没时间来得及检查了,最起码写完了。我不知道我这样的做法对不对?如果是在课堂上我不会允许他睡觉,会让他站起来清醒。但是考试不能站起来。他之所以考试瞌睡,也会有中午没睡觉的原因吧。
我想这个考试也是检测学生最近一段的学习情况。我监考结束后也向他说明如果考场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只是尽提醒的义务。那如果昏昏沉沉90分钟,脑袋里一团浆糊,成绩可想而知。这次结束我专门找他任课老师问了成绩,他考了七十多分。
在我初中的时候,一个历史老师说,如果你在我课上瞌睡了,你可以趴那睡五分钟,然后让同学把你喊醒。与其昏昏沉沉四十分钟,不如好好把握剩下的三十五分钟。虽然历史老师那样说了,但是没有几个学生那样做,因为平时老师的威严,还是不太敢。
现在我也当了教师。我也是从学生时期过来,也理解学生的苦。早上起得早,晚上睡的晚。打瞌睡是正常的现象。但是老师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学生的瞌睡问题呢?讲个笑话、让其站起来,把课上的生动有趣……
双减政策的落地,为了学生,为了家长,为了社会,为了教育。希望初中生不该小小年纪就背负那么大的升学压力。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不是应试的跑马场。尊重孩子的休息权、健康权,减轻孩子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从根本上守住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