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由外打破是食物,
鸡蛋由内打破是生命。
由内破壳——这一过程就是生命诞生的过程。
我来谈一谈农大附小这只体制内的小鸡是怎么由内而外打破传统体制的外壳,从而全面实施DE课程的。
农大附小作为一所公办校全面、全方位的把DE课程引入到学校,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破壳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来让老师、家长不断的认识、接纳这个课程,让孩子慢慢喜欢并爱上这个课程。
图:农大附小
2012年的一天第一次与DE未来训练营的付永见面,我一下子就被他那些好玩的活动吸引了。什么1块钱城市生存、什么香巴拉穿越、怎么带领西山学校的学生深入草原腹地,进行初中的毕业礼等等,听起来真的不一样。
凭借20年的校长经验,我一下子嗅到了这里面的教育味道:这正是我们传统教育中没有涉及,确切地说是不敢涉及的教育。全社会都怕孩子出现安全问题而不敢涉及这类的活动,处于因噎废食的状态。DE就是一个体制外向体制内教育的围城吹响进攻号角的勇士,我一下子被勇士的精神所感动。
DE的教育理念是先进的, 各活动我是非常欣赏的,好的理念好的活动怎么引入到学校?怎么让老师、家长认同,让学生喜欢,成了我下一步重点攻克的课题。我决定稳扎稳打,分层次分步骤,逐层推进,突破我们面前的三座大山。
图:赵建军校长在DE2017年度大趴上演讲
第一座大山:要让教师认可。
让老师们认识到DE的活动是好的,能够支持并参与到活动中,我的工作才好做。没有教师的支持,这项活动在学校是没有生命里的。我们首先鼓励教师子女参与活动,要让教师看到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克服困难的决心及行动;然后我们派出教师代表进行体验,回校后与大家分享收获。这种大漠风光,多样地形,心灵对话等,敲击着每一位听者的心。看到一位位教师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知道:我们已经突破了这座大山。
图:农大附小1块钱城市生存
第二座大山:要让家长认可。
让家长敢于把孩子交给我们让我们带出去,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那是每一次活动都精心设计,倾心付出的结果。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周末,1块钱城市生存活动农大附小专场启动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参加活动。若站在对孩子到溺爱程度的家长的角度来说,会认为这种活动对孩子是一种摧残。
我担心的是:这是我们第一次活动,怕后面的活动还没有来得及推出就被家长们扼杀。说明会时我向家长们一再强调,孩子一顿饭吃不上饿不坏,这样的机会与体验是难得的。
现在想起来我也特别感谢家长志愿者深明大义、懂教育,懂得什么才是真爱孩子。在活动中有的孩子有些思想上的小波动,志愿者、老师、工作人员做学生工作,使孩子对活动有正确的认识。DE工作人员、家长志愿者的前方实时报道,表扬、鼓励孩子,使后方的家长随时看到活动情况,家长们的心放下了。初战告捷,家长孩子的情绪一下子高涨了起来。
图:2017年农大附小6年级柴达木百公里毕业礼学生家长朋友圈
家长这里还有一关,那就是参加活动前需要签《免责书》。开始,家长心里不舒服:孩子参加活动有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危险,有些家长被吓到了。我不想看到因家长不愿意签《免责书》,而不让孩子参加活动。于是我就跟DE协商这件事。DE的反馈是:“活动中,我们全力以赴保证安全,但这些手续一定要有,这也是让家长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契机,不论什么活动都存在一定的危险。”就这样我们坚持了下来,宁可参与的学生少也不放松要求。记得第一次百望山的定向越野,有的家长到达活动场地没交《免责书》,在我们的坚持下几个家长不得不回家或回学校去取。
有了这样的坚持,后面再签责任书,就一帆风顺了。
几次活动后,我们对DE有了更深入了解,彼此也更加信任。学生及家长超级喜欢这些活动,活动后孩子也发生了改变:他们更加热情、积极、开朗;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对学校更支持、更热心了。
在一次香八拉穿越回来后,家长在微信上这样写到:“赵校长您组织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起去穿越吧”,这是家长的心声,得到了圈里一群人的响应。我不禁感慨:家长们太可爱了!只要是真心实意为孩子,家长愿意追随学校、帮助学校做事情。
图:2017年农大附小6年级柴达木百公里毕业礼
第三座大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也是我们的上级领导部门,是最难的一关。与DE合作了3年后的2015年,家长们对活动的认识更高了。当时(5月)我认为我们可以组织2015届毕业班柴达木百公里徒步了。体制内学校组织到外省市参加活动基本上都是艺术、科技类比赛,要有邀请函或参赛通知。这种徒步活动还没有一所(海淀体制内的小学)。我们的困难也就来自于此:外出组织活动要报批,但是所有相关科室不清楚这是什么样的活动,都认为这样的活动出京了很危险,结果可想而知。
最终结果就是我们不能浇灭刚刚点燃的孩子们心中参与活动热情的火焰,更不能把家长积极支持学校的热情甩到一边。
准备会上我告诉家长:现在组织这种活动的外部氛围还不宽松,但我们有70多名学生想去体验,所以我们就静悄悄的去,静悄悄的回,大家不要声张,如果声势大了,很可能就去不了。家长们特别配合。于是,我们就怀着高兴、激动、向往、忐忑的心情奔向了柴达木。这次的柴达木之行,达到了我们所期待的效果。
图:2017年农大附小野外生存课程
10月我们又成功组织、策划了2016届毕业班六年级的生命-生存课程。(这项课程是建立在DE特种兵项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在活动前我去邀请教委主管领导参加我们的总结会,教委领导充分肯定这个课程,并对活动特别感兴趣,而且还关爱地说:“赵校长,到教委相关科室报备一下,不要自己背负那么多!”领导的话说让我心里热乎乎的。
这次虽然报批、报备也没有成功,但是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了。因为领导了解了我们的活动。而且跟领导汇报了活动情况,很多领导都知道农大附小的这个活动。这时我们已经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氛围。
到了2017年加上教育部游学政策的出台,外出的手续只要报备就可以了。这就是我校破壳的过程。
图:2017年农大附小野外生存课程
现在,我们已经“渐入佳境”在活动中享受幸福
从2012年到2017年,农大附小与DE合作了5年。我们已经从体验DE的单一活动,发展到引进DE的所有课程。
在实施DE的课程中,农大附小逐渐明确了《生命-生存教育》课程的育人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发展生命”,具体说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守护生命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可贵,正确处理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学生正确认识生死悲欢,珍爱生命,感受生命的喜悦,体验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图:2017年农大附小6年级柴达木百公里毕业礼
结合实际情况及特点,学校与DE共同探索了“四大主题、六个专题、三种途径”的生命教育模式。“四大主题”是指以心理健康教育、人身安全防护、健康生活指导、情感道德修养四大主题贯穿整个生命生存教育过程。四大主题内容完成了生命教育在各年龄阶段的目标,体现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六个专题”是指实施以“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发展生命”、“探知生命”、“关爱生命”、“感悟生命”为专题的生命教育,这六个专题由低到高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三种途径”是指生命教育通过专题课程、体验活动、学科渗透三种渠道开展生命·生存教育课程。
生命-生存教育,已在农大附小“落地生根”。孩子们通过1块钱城市生存大挑战,八大处香山植物园长途拉练,定向越野,柴达木百公里徒步等磨练意志,感受坚强,锻炼技能,学会合作。
图:2017年农大附小6年级柴达木百公里毕业礼大合影
这个课程的实施给孩子们带来了变化,我们的老师说:孩子从参加完活动感觉懂事了、长大了;
这些活动给我们的家长带来了变化,家长对学校的关注度更高了,更愿意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来;
这些活动给老师们带来了变化,有的老师在参与DE的活动后精神状态与原来的截然不同,现在变得对社会性工作更加关注了,主动锻炼身体老师增加了;
这个课程给我们的学校带来了变化,生命生存课程已经成为我校既书法教育特色之后的又一特色,形成一静一动的特色课程。
课程是助力师生成长的跑道,农大附小通过生存体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探索、生命教育课程的研发和实践,学校的育人模式悄然发生了变化,从课堂育人到开放育人;从书本育人到生活育人;从知识育人到实践育人,孩子们在开放的课堂里、开心的实践中,开启心智,获得生命的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