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7 变

变,是一个很奇妙的词,感谢刘润老师愿意将这么高深的认知写在书上,感谢这本书让我理解了两年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此时我相信了那句话,你的苦恼不休一定是他人早就遇到过并且给出了超级答案,那么缩短信息差的办法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多花时间在他们的智慧结晶上面探究,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雨过天晴的彩虹,很美很耀眼。

当我是一个执行任务的普通员工时,每天的脑子里想的都是早上做点什么完成昨天领导交代的任务,中午吃点什么,下午喝点奶茶吧,去工厂拿样品吧,再联系摄影师拍摄,将流程提上去,在抽空把领导前天安排的PPT做一点吧。然后下班回家陪爱人吃饭,今天吃点什么呢,去超时买一条活鱼吧,想吃水煮鱼,哎早上刚坐到岗位上就已经把一整天要发生的事情计划好了,每天按部就班,有变化却也没变化,变得是每天吃的东西不一样,每天推进的工作都有进展,不变的是每天都是三点一线,没有任何紧急大变动,比如需要出差,需要上门拜访客户之类的工作就完全没有。

这样一个工作岗位,很安逸,很普通,也很幸福。但是长此以往,我失去了创新的能力,失去了应对突发状况的抵抗能力。

有一次,遇到一件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就是领导决定带着我们小组去分公司做产品发布会,指定我来做这个PPT,指定我去演说,天呐,这种事怎么能落到我身上,极力的推辞想尽各种办法拒绝,因为此时的未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还有时间即将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我不在专注于按部就班的三点一线,不在是朝九晚六,而是要做一些以前完全没有做过的事情,搜集产品市场数据,要在专业的销售人员面前介绍产品适合什么小市场,还有可能晚上10还在开会,不能回家陪爱人吃水煮鱼,还有工作地点是几百公里以外的另一个城市,要带行李箱要在那个城市过夜,还不知道几天能够回来。想起这些,汗毛都竖了起来,我实在不喜欢应对如此突然的工作安排,难道安安分分的在办公室推进进度不好吗?

那时候我承认自己焦虑了!

几次拒绝没有结果,看来领导是铁了心要我去做这件事。好吧,先做做看,完全没有任何头绪的我到处找数据,就像让我徒步去西藏,没有地图,也不知道有多远,就开始出发了,这种抹黑探路的感觉实在难受。

遇到变了,不知如何应对,尽管加班每天到9点,PPT的进度依然很缓慢,有句话不是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吗?那为什么要让一个没有准备的人去做这件大事,对我而言是件大事,搞砸了怎么办?丢自己的脸就算了,还要丢公司的脸,丢领导的脸?

刘润说,人的天性是追求确定性,习惯把经验当真理,把流程当圣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变革之心不是天赋,而是一种后天修炼。

两年后的我,如果说是因为什么才跟两年前截然不同,他不是点到点的因果关系,不是因为加薪,不是因为经历过不得不做的变革,不是因为害怕自己再次手足无措,很多很多经历叠加在一起。我愿意成就自己的变革之心。

一年前,领导问我部门一个月的预算的多少,准备将每一分钱怎么花?每天盈利多少,必须汇报清楚,我的天,部门是一个崭新的部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人员都是新组成的,你要我给你准确的预算计划?我懵了,甚至怀疑是否是自己能力不足才给不出数据。

刘润说,创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创业期,成熟期,转型期,没有绝对正确的管理方法,只有适合某个时期的管理方法

领导的绝对要求确实让我很为难,然而脸皮很厚的自己将一份不知是否合格的预算交上去后,勉强应付了下来,但是心里很不舒服。具体是哪里不对,当时说不清楚,总觉得不应该这样干。

如何拥有一颗变革之心呢?在面对一件事或者一个公司的发展时候,心里拥有三个轴,时间轴,概率轴(成功是概率事件,意识到外部环境,时机,风险的复杂性,以及内部速度,坚持或者放弃的重要性),博弈轴(一个人的决策是否正确不取决于他的判断力,而是对手出的什么招,就比如我们玩剪刀石头布,面对模糊性,走一步看一步,才能修炼自己的变革之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