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用三个半小时通读完爱叛逆书本后,对于孩子的叛逆的理论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造成叛逆的主要原因之一来自于父母。孩子的问题源于父母本身。
我的最主要错误之处在于:
一,把差异当成叛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增长,他需要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及认同。而我在某些时候总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否定孩子,比如否定孩子的学习方法你应该如何学,而孩子认为他的学习方法没错,你嘴里的方法是别人的。比如天不热干嘛开空调,而孩子的感受是不热是你的感受,我的感受是热……父母很多时候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用爱的名义绑架孩子。孩子总要长大,一个人去面对一切。多给孩子体验的机会,与错误中总结对的选择,让孩子学会独立的能力。感赏自己通过学习明白了差异并非叛逆。
二,功利心。(这点是形成我焦虑的主要原因。
我总希望他能够考个好高中。所以暑假8月份开始施压,当看到9月底第一次月考不理想,成绩下滑,功利心使我蒙蔽了心门,以前不怎么在意成绩排名的我,面对成绩单失去了理智,虽然嘴巴没有批评指责,但脸却沉了下来。现在回想我的肢体语言的语气及神态这些负面的不友好的能量杀伤力也是蛮强的。说话语气生硬,不高兴的表情让儿子很不舒服。让一起分析试卷,说是卷子没发,实际上卷子已经发了。问他下一步如何调整,说不需要调整,我考得好着呢!这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状况。当时我还想不通,心想初三了怎么就不知道紧迫?不知道冲刺呢?而用儿子的话说急啥!不还有大半年吗?现在想想也对啊。
回想想初三之前我温和对待不理想的成绩时,儿子会耐心的一起分析得失。我也会不断鼓励他。初二最动荡的一年虽然状况不断,都还算平稳度过来了。
因功利心的驱使,我狭隘的认为他考试不理想的原因是作息的问题,所以写完作业我一遍遍催促,提醒他早点睡觉,尽管他说睡得早他睡不着,睡觉是他自己的事,几点睡他自己说了算。我把焦点放在了他的睡眠上,能不能减少游戏时间及其他不好的地方,焦聚不当,能量对撞。关系是影响的基础,关系是一切。对撞的结果是儿子睡觉时间越来越晚,有时甚至不想学习,状态时好时坏。话也少了。而我看在眼里,为自己无能为力而焦躁的坐立不安,情绪暴躁,又不能对他发脾气。小河安慰我想发脾气对我发,只要不对孩子发脾气就好。感赏老公对我的包容。
有一次看他心情不错,我问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是否愿意说说,他说他不想学习,不想考试,不想上学。上学有啥用(这种话以前也说过几次),北大出来不照样有找不到工作的。我说你说的对,这种情况有还不少,融入社会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我又问他假如不上学下一步如何打算,他说他去种地,我说:种地也蛮好啊,妈支持你。我们到大西北或者大东北租上几百亩地,种地学问也大着呢,现在都是科学种田,要进行市场考察,成本核算,寻找销路,化验土壤,适合种什么,才能够带来最大收益。儿子一听,我种一亩地自己吃就行了。我附和到:那也好啊,自己种地纯天然无公害。想吃什么种什么。也蛮好。那次我们聊的还不错。
和儿子谈话后,我开始反思自己。我意识到不是孩子不好,是我给了孩子压力,是我的负面情绪影响到了儿子。9月份儿子的学习状态比上学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成绩不理想,他自己也难受。这时最需要的是鼓励,温和的陪伴。
我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虽然之前也看过有关亲子教育的书籍,但还是没有方向。于是打开喜马拉雅搜亲子课,听了几个不同的课,觉的锦明老师的课更吸引我,我听到进群学习需要坚持写感赏,我一听这种方法蛮好的。
经过几天的学习,我焦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刚开始不明白为啥写感赏?我只是看到别人写所以也就写一点。经过几天的践行,体会到了感赏的力量。也理清了思路。
1.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充实,快乐起来。必须做到停止对抗,停止聚焦,舒缓接纳,不可操之过急,调级越频。坚持感赏,持续学习,反复的时候用打断和反问工具。循序渐进让自己达到对的能量,并且让能量稳定下来。知易行难,当然达到这些也是在考验自己的毅力。懈怠时,问问自己:你坚持了多久??你想要什么?
2.关系是影响的基础。聚焦美好,舒缓亲子关系,换位思考的多去理解孩子,只求耕耘不问收获。相信水到渠成。价值顺位里排第一的是一辈子的良好关系。
3.保持宽松愉悦,和睦的家庭氛围。
我已经开始在做,并且做得挺好的。而且,在这个环境里面呆着也将会越来越好。
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去解决而已。让我跟孩子在这一个阶段共同成长,我们一定可以一起跨越过去。
有了锦明老师紫雨老师的环境加持,还有什么顾虑的呢?没有什么大问题,一切都很正常很自然,现在这个局面也正在往好的方向在演化,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