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提问,看了很多评论,感触颇多,就随便写写。
因为考研失败,错过了很多校招机会。2017年毕业后,匆忙的找了一份所谓的工作。在异乡的我,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哪里睡觉?先是从某信息分类网站进行了很长时间的筛选,然后一家一家的打电话联系,去看房,很多找到的并不是房东本人,而是中介。而且网站上贴的图片真的与实物差距很大。在上班便利与否和房租问题上,我尽量去平衡。最终选择了一个20平的小单间,这个小单间的租金是我每个月月薪的三分之一。从此开启了异乡漂泊的生活。
我从来不会称这个租来的20平的小房子是家,我依旧会叫它宿舍,因为这个地方对我而言只有睡觉的功能。在这里,我不敢养动物,即便内心孤独无依,因为我都在这座城里游荡着,我更加没法对动物负责。在这里,我不敢添置任何东西,即便它于我而言很重要(PS,想买一个洗衣机,因为洗衣机是公用的,细思极恐),因为搬家很累。在这里,我容许最大程度的混乱,即便有时候确实没地方下脚,因为它毕竟不属于我。
其实对于租一辈子房子会不会后悔这个问题,我只是觉得只有你活完了一辈子以后才能有你心目中的答案。
2013年我一个叔叔强烈建议我爸为我购买这座城里40年产权的一处公寓,当时7000一平,我爸谢绝了叔叔的好意。但是现在那处公寓已经涨到了15000一平。我并没有责怪爸爸的意思,因为当时父亲也不能确定我是否留在这座城市,更重要的原因是家里真的没有多余的闲钱用来购房。但是,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有过幻想,我爸当时买下了房子,我也算是在这座城市中有了一个根。即便是付了首付,我每个月交的房租也是能清还房贷。那两种付出感觉就完全不同了,一种是感觉把钱给了别人,另外是一种满满的踏实感。
我个人的看法也许是有些偏激,因为我的三观本来好像不太正(手动滑稽)。觉得说要租一辈子房而不去买房的是彰显出自己自由和洒脱,完全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懦弱,因为,你怕房贷压力压的你喘不过气,你怕过1块钱掰成11块的生活。更不要说你不想把最好青春时光浪费在还房贷上,因为这只是你想逃避现实的托词。我们最应该勇敢承认的是,我们不买房子,就一个原因“穷,买不起”。那么请好好赚钱,不要说话。
我虽然是90后,但人生观似乎和父辈们一致,无私的为下一代燃烧自己。人总会死掉,但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续,他继承你的基因。所以我想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平台。我难以想象,自私的我不停的为追寻梦想而漂泊,带着爱心的女人和孩子,即便你赚了很多钱,房租没有任何问题,但孩子一定没有发小,当他刚刚熟悉新的环境,有了结伴回家的小伙伴,然后因为各种原因,你们被迫搬离这里,孩子刚刚熟悉的小伙伴又慢慢的变得陌生。
即便我三观不正,但是每个人都想追寻的“幸福感”,幸福感是什么?我的定义很简单,得到你想到的(PS一条单身狗,打飞机30年,突然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单身狗以后就可以撸林妹妹了)这就是产生了幸(性)福感(手动滑稽)。说回房子,没有房子,得到了一处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哇,简直幸福的不要不要。
另外,我始终相信,不管经济如何波动,哪怕货币一文不值,房子始终可以用来交换。当不可预知的风险来临(虽然我也不知道啥风险,外星人,丧尸,怪兽,妖怪),自己的房子始终是最后的避风港湾,最后的救命稻草。
好了,BB不动了,就写到这吧。